今年以来,在复杂的外部环境、经济下行和疫情防控等多重挑战下,北部湾港集团坚决夯实基础,形成以钦州港区自动化码头为标杆,防城港区、北海港区看齐跟进的建设态势,依托自动化设备“智能、安全、可靠、高效”的优势,从作业根本环节入手,在各个港区多点开花,不断推进各港区的自动化建设,系统性优化作业流程,提高作业过程的效率和智能化程度,为全面提升北部湾港核心竞争力,建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国际枢纽海港奠定坚实基础。
防城港码头一景。北部湾港集团供图
10月28日,6台常规型和2台全自动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设备组件全部卸至防城港码头405号泊位后方堆场,并计划将2台具有集卡引导、箱号和车号识别、自动倒取箱、集卡防吊起等功能的ARMG于2023年4月全面完成组装调试工作加入生产队列,届时,东湾片区集装箱码头堆场轨道吊的数量将增至18台,可提高集装箱堆场年装卸能力约100万标箱,从而推进防城港码头集装箱作业自动化建设覆盖主港首座充换电站、防城港码头513号泊位集装箱自动化堆场投产。同时,在推广智能理货(二期)转栈项目、散货智慧库场管理系统V2.0的良好基础上,智慧化港口建设将全面发力,由理货、转栈作业逐渐向数据化、系统化、智能化转型,实现从传统码头向自动化码头的逐步转型升级。
8台轨道吊抵达防城港区。北部湾港集团供图
11月3日,8台由锂电驱动转场的场桥上岸北海铁山港作业区,这8台场桥虽采用传统轮胎式行走结构,但主驱动采用了通过滑触线连接市电的方式,辅助驱动也使用了可反复充电000000的动力电池组,可在转场时切换为锂电驱动,真正做到设备运行全部使用清洁电能,实现零碳排放。另外,该批场桥在制造时均特意预留了自动化远控升级改造所需的设备空间、电源与接口等,为之后场桥自动化升级做好了充足准备,也为北海港区整体的智能化码头建设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锂电驱动转场场桥。北部湾港集团供图
中远海运喜马拉雅轮靠泊钦州自动化码头。北部湾港集团供图
中远海运喜马拉雅轮作业现场。北部湾港集团供图
远海运喜马拉雅轮作业现场。北部湾港集团供图
11月4日,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完成对中远海运喜马拉雅轮的作业,本航次在钦州港共装卸10882标箱,该轮作业桥吊平均效率达到23.4自然箱/时,桥吊最高效率达到54.2自然箱/时,船舶效率达到106自然箱/时,最高单班箱量2563标箱,最高昼夜箱量4803标箱,同时创造了北部湾港历史上首次集装箱单船作业量超过1万标箱与钦州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启用以来的多项作业效率纪录,标志着北部湾港已完全具备常态化接卸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能力,对于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具有标志性意义。
钦州自动化码头岸桥门架小车作业。北部湾港集团供图
11月16日,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钦州港大榄坪港区大榄坪南作业区疏浚二期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这标志着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二期在硬件设施上已具备靠泊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能力,并预计在2023年底投产之后为钦州港区再增加160万标箱的年吞吐能力。(阮骏晖 覃逸霏)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