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种鸟类栖息“海上森林”

时间:2022-11-14来源 : 广西日报作者 : 苑长军 汤乔 钟文文

原标题:北仑河口保护区红树林有林面积逐年增加,生物多样性稳中向好

299种鸟类栖息“海上森林”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

北仑河口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景色。

近日,号称“鸟中大熊猫”的极危鸟类勺嘴鹬“做客”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发各方关注。全球只有600多只的勺嘴鹬,从“稀客”变“常客”,正是防城港市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展现新作为、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的一个缩影。

11月9日,北仑河口保护区,蓝天白云、碧海绿波、红树招展、美轮美奂。记者漫步在红树林中的栈道,感受着清新空气、秀丽景色、盎然绿意,只觉心旷神怡。翠绿的红树林在海风中摇曳,树梢上的白鹭欢快歌唱,滩涂上的螃蟹和弹涂鱼伺机觅食。

北仑河口保护区以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海洋生物资源及其生境、红树林湿地鸟类为主的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近年来,该保护区创新开展资源管护、生态修复、科研监测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红树林有林面积逐年增加,生物多样性稳中向好。

弹涂鱼。

一体巡查检查,加强资源管护。保护区严格落实管理责任,依托资源保护执法科和3个管理站,通过执法车、执法艇、无人机、监控系统常态化开展一体化巡查检查,巡查覆盖率100%。2016年以来,红树林面积自然增长趋于向好,有林面积显著提高。

强化生态修复,恢复面积提升。为了恢复保护区的物种资源,保护区从2004年开始通过公众参与种植和生态修复项目恢复种植红树林、海草床、滨海植物,引导公众自觉参与到保护红树林行动来,每年有5000多人次参与。目前,人工红树林恢复面积达350亩。

常态生态监测,确保长期健康。2005年起,保护区开始全面开展北仑河口生态监测工作。监测数据显示,保护区红树林生境、生物多样性、底栖动物及浮游动植物等各项指标趋于稳定,整个红树林生态系统长期处于健康状态。“我们主要工作就是日常的巡护执法、对底栖生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对海水进行监测,对这片红树林进行综合评估,确定红树林是否健康生长。”北仑河口保护区工作人员吴志鹤介绍。

白鹭“做客”保护区红树林。

强化鸟类监测,记录数量靠前。鸟类数量是衡量生态系统好坏的重要参考指标。北仑河口保护区位于亚洲东部沿海、中西伯利亚—中国中部两条鸟类迁徙路线交汇处,每年飞抵或者途经的鸟类超过10万只。近年来,保护区逐步加强鸟类监测工作,监测到的鸟类由187种增加到299种,其中包含勺嘴鹬、黑脸琵鹭等珍稀濒危物种和小滨鹬、大天鹅等广西首次记录鸟类,监测记录到的鸟类数量居全国保护区前列。

全面科普宣教,提高群众意识。保护区利用3个管理站的科普教育展厅对游客和社区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常态化深入学校、社区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保护红树林,努力将红树林保护工作由“保护区主导”向“公众主导”转变,群众自觉保护和维护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意识明显提高。

“这片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西南端的美丽红树林,总面积约1300公顷,现有红树植物18种,占全国红树植物种数的一半。经过多方面努力,保护区成了重要国际候鸟迁徙的安全通道及重要栖息地,各种生态资源在这里得到有效保护,为我国西南海上边界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该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记者 苑长军 通讯员 汤乔 钟文文)

(责任编辑:曹洋)
文化旅游 Cultural Tourism
文旅东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养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