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记者走进田东县祥周镇新洲村,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在眼前展开——
位于该村的田东林木深加工产业园内工人正在热火朝天施工;全新打造的新洲综合农贸市场顾客盈门;村道整洁,街道两侧的墙绘惟妙惟肖……村党总支部书记潘壮宇自豪地说:“去年,我们村集体收入119万元,是全县最多的。”
新洲村取得的成果是田东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缩影。田东把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作为加快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答题”,以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为契机,以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一轴两翼”乡村振兴示范带为抓手,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乡村宜居宜业、集体经济增收、农民发家致富,乡村“形实魂”得到全面提升。2022年,该县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县”。
健全联农带农机制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1月30日,平马镇百林村兴润合作社一派忙碌景象。16名工人熟练地挑果、打包、封箱,5车约40吨的西红柿要在上午全部装箱发往柳州、南宁市以及贵州省。村民刘德银通过合作社,去年顺利将13亩西红柿销完,农闲时他和妻子还长期在合作社务工。“2022年纯收入8万多元,很满意了。”刘德银说。
农户、合作社、集体经济、农业企业多赢,这是田东健全联农带农联结机制显现的效果。该县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订单收购和产业项目带动等措施促进群众增收,建立起紧密的企联农利益共同体关系,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全县糖料蔗订单农业覆盖1.28万户群众,依托龙头企业实施的20个产业项目,联农带农1350户。
该县完善“政府+党支部+企业+村合作社+脱贫人口”的一体化产业经营模式,形成“租金+劳务收入+股份分红”利益联结增收共富机制,推进百村共建“共富产业园”,促进村强民富,让村民、村集体分享产业振兴红利。
“村民、村集体、企业有共同的利益,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特色产业越做越强。”田东县委副书记白玛泽仁说。近年来,该县扎实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芒果、蔬菜、优质稻、糖料蔗等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不断增量提质。累计建成区、市、县、乡、村五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58个,实现农村土地流转25万亩,打造35个共20万亩芒果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亩高产油茶基地等规模农业示范片。
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该县参与农业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103家,经营范围涉及种植、养殖、农机、农资、运销、加工、农技服务等各领域,辐射带动农民3.85万多户,入社社员人均年收入增加20%。
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组建广西田东村镇集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10个乡镇村投公司,全县172个村(社区)每年从公司获得收益。2022年,全县162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万元,总收入2280.55万元,同比增长12%。
大力实施项目建设 美丽乡村上档进位
“田东哪村最出名,得山得水又宜人,不说人家也知道,右江河畔数四平”。在田东,流传着一首赞美四平村风姿的歌曲。该村不断创新农村经济运行机制,通过发展产业,美化人居环境,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称号。
乡村建设,项目建设是关键。田东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蹄疾步稳推进衔接资金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高品质乡村振兴村屯。2022年,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2亿多元,实施167个项目,目前已完工157个。
项目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田东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完成20个村庄规划编制;组织开展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业务培训3次,办理乡村证137份。
项目要落地,实干是关键。该县大力实施“三清一改”、村庄清洁春夏秋冬战役行动,配备村级保洁员1509名,1351个基本整治村庄全部达标。354个乡村道路“三项工程”项目有序实施。新建成通信基站38座,移动5G网络覆盖率87%,广电、移动宽带覆盖率100%。
在村集体经济项目方面,投资5003万元建设项目21个,涉及特色产业的生产、加工、冷链、仓储、销售及光伏产业。投资3000万元实施村企合作芒果深加工生产线项目,预计2023年起,每年可给172个村(社区)集体增收248.6万元。投资810万元建设2个养猪场,预计2023年起,每年可给16个投资入股的村集体经济增收约80万元。
乡村治理创出品牌 文明和谐之风劲吹
田东围绕乡村振兴“治理有效”目标,着力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共治“五治”融合,全力打造乡村治理新体系。该县把网格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全县共划分为692个网格,实现以“小网格”推动“大治理”。同时,选定5个村为推广“积分制”试点村,以“小积分”撬动“大治理”。全县172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69名法律顾问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35件428人次,开展法治宣传42次。依托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乡镇、村通过网上申办服务2539件。
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0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500余场次,并创建“文明右江红”新时代文明实践长廊;打造“红带蓝带绿”精品旅游线路,办好乡镇“一镇一节”活动,师公戏《番茄串串有戏唱》入围第十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
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重要内容来抓,大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全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该县开展创建移风易俗市、县级示范村活动暨文明乡风示范村创建活动,选定4个村创建市级移风易俗示范村,打造6个村为县级移风易俗示范村,举办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目前,获评全国文明乡镇1个、全国文明村1个、自治区文明村镇13个、百色市文明村镇16个,全县文明村覆盖率达68.42%。(记者 韦鹏雁 通讯员 周章师 黄锦华)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