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踔厉奋发积厚成势 谋篇定策阔步前行

时间:2022-10-17来源 : 南宁日报作者 : 郭少东 蒙焕章 黄日强

走过铿锵十年,喜看一路芳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宾阳发展质量最好的十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是发展势能积蓄最足的十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

十年来,宾阳县紧紧围绕“打造民营经济强县、构建现代化商贸名城、建设宜居宜业中等城市”的发展定位,突出抓好疫情防控、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生态建设、改善民生、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实现了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同步提升。

广西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宾阳县发展带来新机遇。宾阳县正在加快推进活力宾阳、实业宾阳、诚信宾阳、生态宾阳、宜居宾阳、幸福宾阳“六个宾阳”建设,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

宾阳县露圩镇露圩社区无公害蔬菜基地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图为村民在蔬菜基地劳作。本报记者 叶子榕  摄

铸魂固本 擎旗奋进 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工程硕果累累,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先后荣获“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广西小五金之乡”“全国科学进步先进县”“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等称号……在宾阳全县各族群众勠力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等过程中,始终有一面旗帜指引方向、鼓舞士气,那就是高高飘扬的党旗。

近年来,宾阳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全面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激活基层“红色细胞”,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为加快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宾阳县扎实做好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全县2261个党组织、29370名党员勇于担当作为,活力不断迸发,努力开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关键在于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宾阳县坚持党建引领,选优配强领导班子,聚焦提质增效,有效整合党建资源,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为有序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宾阳县建立健全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扎实开展党支部达标创优工作,切实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支部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全县558名科级及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党支部达标率100%,新时代党支部建设质量得到提升。

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品牌引领示范作用,宾阳县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创新培育基层党建品牌,成功打造县委县直属机关工委“宾阳机关党旗红”、武陵镇龙德村党建引领新时代乡村治理信用乡村积分管理工作试点等一批党建创新品牌和党建示范点,办好村党组织书记“民事联办”项目301个,形成了“陈平—宾州—黎塘”“邹圩—宾州—甘棠”两条沿二级公路、纵横全县的精品党建示范带。在全县村(社区)创新设立“党群联络服务站”237个,组建服务队伍237支,选派2900多名党员干部蹲点下沉服务站开展工作,有效打通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民事联办”项目获评南宁市全面深化改革十大改革创新项目。

近年来,宾阳县还以“宾阳机关党旗红”党建品牌建设为引领,在县直机关广泛开展“讲政治、负责任、有效率、作风好”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势,为加快建设“六个宾阳”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工人在广西晶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忙碌。本报记者 叶子榕  摄

产业蓬勃 活力迸发 如椽巨笔绘就工业强县宏伟蓝图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强工业”就是强县域经济发展。

2021年,宾阳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02.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6.75亿元。工业企业已成为宾阳县创新开放的生力军、保障就业的主渠道、增收富民的活源泉、经济增长的强支撑。

2021年底签约、2022年5月一期项目建成投产、预计今年即可实现10亿元产值——这是广西晶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宾阳县黎塘工业园区宾州产业园后刷新的“宾阳速度”。该公司是广西首家光伏组建生产企业,是近年来宾阳县重点对接、高位推进的重点产业项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宾阳县着力推进传统工业项目转型升级,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链从无到有、由弱变强,逐步产生越来越强的集聚效应。仅今年上半年,该县就签约项目21个,计划投资总额322.17亿元;其中风电光伏储能新材料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等新能源发电及储能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207.56亿元。

近年来,宾阳县充分利用区位、交通及良好的工业基础等优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紧紧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和强创新、育品牌、拓市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着力提高工业发展质效,重振宾阳工业雄风。

经过多年的发展,宾阳县建成投产了一批引领产业转型、带动结构调整的工业项目,不断做大做强以高端新型建材和电子信息为龙头的现代产业。同时,引导全县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尖”方向发展,支持县域工业企业开展技改,推动传统产业提层次强实力,全县工业产业创新能力实现整体显著增强。

在园区建设方面,宾阳县加快黎塘新型建材产业园建设,推进新能源新建材项目建设,推动硅材料产业集群跨越发展;着力打造宾州电子信息产业园,推进电子信息标准厂房建设,积极引进上下游和配套企业,壮大电子元器件制造产业集群。同时积极打造百亿园区,规划建设新能源双碳产业园、现代五金产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民族工艺品生产基地创意产业园、绿色高端家居产业园、电子信息智能产业园等6个产业园。

工业总量不断壮大,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研发机构快速增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培育成果丰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宾阳县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7家,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的企业累计已达1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

今后,宾阳县将以电子信息、新型高端建材、先进装备制造、绿色智能家居、米业加工等产业为重点,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做优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强特色产业。

①宾阳县凤凰小学。本报记者 叶子榕  摄

城乡融合 协同发展 高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幸福城”

对于老百姓来说,幸福是越来越鼓的“钱袋子”,是手机随手一拍即可获得蓝天白云的底气,是无论多晚回家都能平安到达的安心,还是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良医、老有康养的实现……

宾阳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人民谋幸福,让人民尽享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宾阳县围绕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准施策、着力攻坚,一一化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②凤凰湖公园。(黄日强  摄)

十年来,宾阳县抢抓战略机遇、坚持协调共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品质楼盘、城市公园、新潮街区、文化场馆全新呈现,精致城市建设为群众带来精致生活;美丽乡村建设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今,来到宾阳县,幢幢高楼鳞次栉比,公园绿地花团锦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服务功能逐步提升。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宾阳县城东新区的凤凰湖公园里游人络绎不绝。作为宾阳县有史以来最大的园林建设项目,凤凰湖不仅是周边群众锻炼休憩的好去处,也是该县建设宜居宜业城市的新典范。十年来,宾阳大手笔规划县城功能布局,不断完善县城基础设施,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发展承载功能,宾阳县城“颜值”惊艳蝶变。

在美丽乡村建设这张答卷上,宾阳县同样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宾阳县不断加强绿化建设,强力推进“美丽宾阳”乡村建设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广袤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六(景)宾(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形成宾阳县直达钦州港的高速出海大通道,构建起宾阳县至市区“一小时经济圈”。(黄日强  摄)

宾阳县还积极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以民俗文化为品牌,通过举办宾阳“炮龙节”、“三月三”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带动了宾州古城、程思远故居、白鹤观旅游度假区、古辣“稻花香里”旅游区、陈平名山养生休闲旅游度假区等一批旅游景区和景点的建设。景区的高人气促进了村民增收,大家尝到了农旅融合发展带来的甜头。

城乡共建同发展,幸福日子比蜜甜。据统计,2021年宾阳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86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165元。2021年全县接待旅游总人数达509.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51.52亿元。

非凡十年,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非凡十年,勾勒城市欣欣向荣的最美模样。在攻坚克难中求新求变,在强基赋能中提质增效,宾阳县正意气风发、昂首阔步迈向新的伟大征程。(记者 郭少东 通讯员 蒙焕章 黄日强)

(责任编辑:曹洋)
文旅活动 Tourism Vllage
文旅东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养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