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汩清泉润良田 稻花香里说丰年

时间:2022-08-04来源 : 南宁日报作者 : 郭少东 卢明发

原标题:汩汩清泉润良田 稻花香里说丰年

——首府全面加强“五化”灌区续建改造守好粮食安全命脉

盛夏的上林县大龙湖景区,湖水在艳阳照射下波光粼粼,14个岛屿点缀湖中,美不胜收。一渠清泉从大龙湖流出,蜿蜒至百公里以外的宾阳县和吉乡,宛如一条巨龙润泽一方良田。这条“巨龙”正是南宁“五化”灌区。

“五化”灌区指农田水利化、灌溉自流化、河网化、田园化、电气化。南宁“五化”灌区西起上林县大龙洞水库,东至宾阳县和吉乡六角村,横跨18个乡镇,是广西利用水源最多的总干渠,通过各区域间调节用水,有效灌溉面积达44.56万亩,受益人口达123万余人,对桂中粮食生产安全稳面积稳产量起到重要作用。

“五化”灌区怎么建?近日记者走进上林县大龙洞水库、宾阳县“稻花乡里”生态综合示范带实地探访。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958年以前,我们把田地叫‘望天田’,三餐有粥就是好日子。”今年80岁的宾阳县古辣镇刘村村民屈吉祥回忆道。

上林县大龙洞水库是“五化”灌区主要水源地,位于西燕镇大龙洞村。南宁市着眼于大龙洞村石山环抱、地下水活动强的封闭岩溶盆地特征,采用堵塞落水洞和岩溶裂隙等工程,建成了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龙洞水库。南宁市灌区管理中心主任蒙杰介绍,1958年,当地人在荒草丛生的大明山脚下利用地势高差修建了一条长约150公里的自流灌溉总干渠,以大龙洞水库为起点,将东敢、清平、桃源、六佑等86座中小型水库,15座拦河引水工程,以及环大明山、莲花山、镇龙山等33条河流串联,形成一个大型水利网。

对于修建总干渠的情形,现年82岁的原“五化”灌区宾阳清平水电网工程管理处副主任甘泰年仍记忆犹新。为了在一个月内完成灌区在宾阳段的测量工作,甘泰年与同事们走遍了宾阳县的沟沟坎坎,“被荆棘刺破手脚是常有的事,但与那些运泥挖土的五六万名工友相比,这点苦根本不算什么。”甘泰年回忆说,“当年为了更快地运送泥土,很多当地群众都自制独轮车参与修渠。”

续改建长藤结瓜 补短板久久为功

20世纪50年代以前,“五化”灌区水稻灌溉基本采用传统的串灌、漫灌方法,水稻灌溉耗水量大且产量较低。

灌区建设是守护粮食安全的命脉。南宁“五化”灌区的管理者们在管理上下苦功,20世纪70年代起在宾阳的两个灌片开展水稻节水科学灌溉实验。经过10余年的反复试验,取得了总节水量1671万立方米、总增产稻谷1545万公斤的良好效果,并总结出“薄、浅、湿、晒”水稻增产、节水优良的灌溉制度,在全区推广并沿用至今。

“1972年宾阳大旱,南宁市利用‘五化’灌区总干渠进行‘西水东调’,保障了2万余亩稻田丰产丰收。”甘泰年说,干渠建成后,灌区的建设者们又将清平、桃源等水库与河流交织成无缝链接的水利网,实现了跨区灌溉,长藤结瓜。

2001年,“五化”灌区被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列入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范围。2001—2019年,灌区历年累计完成渠道防渗配套228公里、维修配套附属建筑物1344座、维修建设基层管理房7523平方米;同时解决了“五化”灌区内的工业用水、人畜饮水和城镇供水难题。

为实现现代化灌区建设目标,“五化”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农业节水供水工程,已于2021年底开工,将于2025年竣工。工程完工后,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将从现在的44.56万亩增至49.63万亩,其中恢复灌溉面积5.0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6.34万亩,还将实现人饮及工业年均供水量7827万立方米,总播种面积增加12.57万亩,实现农业年均增产10.73万吨。

经济效益获提升 农耕文化谱新篇

得益于“五化”灌区的“源头活水”,2012年“上林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广西首个被列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大米产品;2017年,宾阳县的“古辣香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沿着150公里总干渠的流经方向,一个个农产品品牌焕发强劲的生命力,干渠沿线各村屯驶上产业振兴快车道。

2015年开始,宾阳县古辣镇依托“五化”灌区着力打造宾阳万倾香米产业示范基地。而灌区内的大陆村从2016年起,依托“古辣香米”品牌,通过租赁、置换耕种等方式,集中山地2000多亩、水田旱地600多亩,全力打造3D稻田艺术文化。

大陆村党支部书记韦明介绍,对大陆村凤凰垌稻田进行“小块并大块”平整后,采用不同颜色的秧苗混插出3D稻田艺术作品,吸引了游客纷至沓来,大陆村乡村游悄然兴起。截至目前,大陆村已打造20家民宿、2家农家乐,为当地增加了100多个稳定就业岗位。2021年,大陆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3万元。而大陆村倾力打造的“布谷语”研学基地,不仅新增就业人口80人,还将壮乡的“稻作文化”发扬光大。

大陆村的振兴发展之路,只是“五化”灌区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五化”灌区沿线种植25.24万亩优质稻谷,稻谷深加工企业53家,为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打下坚实基础。

灌区,作为粮食生产的中流砥柱,一头连着国家粮仓,一头连着百姓生计。南宁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挖掘和发挥“五化”灌区综合能力,持续提升灌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记者 郭少东 通讯员 卢明发)

(责任编辑:覃逸霏)
文旅活动 Tourism Vllage
文旅东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养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