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南宁人的100张南宁面孔——古法滴水观音艾灸非遗传承人陈霏玲

时间:2022-06-20来源 : 南宁晚报作者 : 方朝明

古法滴水观音艾灸非遗传承人陈霏玲。

艾灸疗法,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我国传统医学做出了贡献。病因方面,对“毒”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治毒经验更丰富;诊法有丰富而系统的内容。药物方面,许多壮族地区的常用药物,已成为中药宝库中的一员。治疗方面,点灸疗法等,丰富了我祖国传统医学的内容。

艾灸疗法是壮汉融合的文化遗产

历史悠久的艾灸疗法,为各民族的健康繁衍做出了重大贡献,现仍发挥重要作用。南宁陈氏滴水观音艾灸保健疗法,为祖传疗法,是其中的代表,是壮汉融合的文化遗产。其已被列为南宁市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自清末民初传承至今,已是四代传人,有百年历史。

滴水观音,是一种南宁人常见的植物——老虎檬。原名海芋或姑婆芋,又名滴水莲、佛手莲等。原产南美洲,为热带和亚热带常见观赏植物,俗称野芋头、山芋头、天芋、天蒙等。作为观赏植物时,则称其为滴水观音。滴水观音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有药用价值,球茎和叶可以药用。在空气温暖潮湿、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便会从叶尖端或叶边缘向下滴水,而且开的花很像观音,因此称之为滴水观音。花语是志同道合、真心诚意、内蕴清秀。

陈氏滴水观音艾灸保健疗法,采用滴水观音原生植物,并在艾草中融入广西壮汉民族20多种天然秘制草药,形成独特的艾灸方法,其古法称谓,又更具历史文化意蕴。

滴水观音艾灸古法的前世今生

自治区级非遗滴水观音艾灸传承基地,古色古香,禅意十足。滴水观音随风摇曳,清新扑鼻,艾灸药香浓郁,令人心旷神怡。陈氏滴水观音艾灸古法第四代传承人陈霏玲,讲述了陈氏家族的创业史和滴水观音艾灸古法的前世今生。

陈霏玲出生于祖传医药世家。她拿出一本珍藏的家族百年《陈氏药典和穴位图谱》手抄本。该书详尽记载了其祖辈在地方官府从医时,所用多种传统祖传药方,以及人体穴位图谱,弥足珍贵。

陈霏玲祖籍闽南客家,为大户人家。祖辈从福建来到岭南“广西药都”玉林谋生。秉持陈氏家族“崇尚习武、强身健体、悬壶济世、世代安康”的祖训,习拳行医。丰富的生态药物资源,缺医少药的社会环境,陈氏滴水观音艾灸疗法应运而生。第一代创始人陈二叔是陈霏玲的太祖父,为当地著名乡贤,清末民初曾在地方官府行医。衣锦还乡后,他把达官贵人享用的祖传秘方作为悬壶济世的平民良方,传承古法。如给刚出生的婴儿作解三朝锁、十二朝锁古法治疗等。之后形成了独特的陈氏滴水观音艾灸疗法。陈二叔将此法传给女儿陈桂芳。陈桂芳得其真传,施用古法,强身健体,成为村中百岁老人。陈桂芳又把秘方传给女儿宁善秀,让其成为第三代传承人。在母亲宁善秀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下,陈霏玲成为此法第四代传承人。

陈氏滴水观音艾灸法,根据中华传统医药及壮医中关于点灸穴位、经络以及艾灸、按摩的理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祖传秘方,传承创新发展,采用滴水观音,并在艾草中融入20多种中草药,形成独特的艾灸方法。 

根据祖传秘方不断创新发展

陈霏玲在传承家族古法的基础上,结合壮族和南宁的历史文化、地理和气候特点,在“望、闻、问、切”“蒸、薰、嗅”的基础上,向广西老壮医黄瑾明学习药线点灸法、逐淤法等,创制了陈氏十二式足背脚法和陈氏太极棍法。

足背脚法,起源于古老的“鹊桥踩法”。太极棍法,则起源于陈氏家族的“太极套路”。陈霏玲根据祖传秘方,创新发展,采用滴水观音,并在艾草中加入路路通、五味子、防风等壮药,使艾灸更具民族性、地域性、创新性、独特性。她根据点灸穴位和经络走向按摩,由点到面,使身体得到全面的调理。同时利用艾灸补充机体阳气、驱风逐寒、固卫气,通十二经脉的功效,结合姜泥按摩,直接作用五脏六腑之根本,疏肝理气健脾胃,达到疏通经络、提升阳气,扶阳固本、祛除湿邪、补肾健脾和提升免疫力的目的,形成全新独特艾灸保健疗法。

陈氏滴水观音艾灸法不断传承创新发展,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独特性、创新性,2015年申请国家专利,2016年被西乡塘区列为县区级非遗项目,2019年被列为南宁市级非遗项目,2021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方朝明 )

古代南宁医药历史文化

古代南宁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晋代医学家葛洪和罗秀,携中原医学和炼丹术,来到广西和南宁,对壮族地区和南宁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嘉靖四十三年版《南宁府志》记载:“罗秀不知何许人,好谈玄。尝曰:天下有长生不死之药,何不修之?时闻葛洪寓罗山,即弃家结庐,倾心学焉。久之,慨丹不成。遂往青山山岩,独炼数年。一日危坐,尸解而去。名其岩曰丹岩。以炉火红也。又名佛骨岩。遂塑佛像于中,人疑以为幻。后秀复回,人见,识其貌,与一仙人,向背立于龟石上,即称为罗大仙。乃相顾笑语而去,遗四足迹于石。后佥事邬阅刻其石。曰驻仙石”。南宁邕州八景罗秀山,因其而得名。

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谓丹砂出符陵,特别邕州所产金缠砂最为上品。”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壮族民间烧炼水银的方法是:

“邕人炼丹砂为水银,以铁为上下釜,上釜盛砂,隔以细眼铁板,下釜盛水埋诸地,合二釜之口于地面而封固之,灼以炽火,丹砂得水化为霏雾,得水配合转而下坠,遂成水银。”这种符合科学原理的密封蒸馏法,在自然科学史上也是较早的记载。葛洪《肘后方》中所载药物、如生姜、生葛根、甘蔗等“岭南皆有”。

北宋时期,中原文化与壮医药的交流,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壮族地区已吸收中原医学的阴阳概念,用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及疾病的病因病机,《广西通志》称壮族民间“笃信阴阳”。随着中原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发展,中原医学在壮族地区和南宁也兴盛起来。宋咸平初年,广西南路转运使陈尧叟“集验方刻石州驿”;邕州知府范旻下令禁止淫祀,“市药以施治”“并刻疗病方书,置诸厅堂”。清代末年,桂西南许多县份,成立了阴阳学府。民国时期先后出现一些研习中原医学而有专长的名医。

古代先民在与疾病斗争实践中,南宁医药业不断发展,出现了不少运用地方医药,防治疾病的民间医师,民间医师成为有一定影响的社会职业。宋代苏颂在《本草图经》中提到的“二广俚医”,就是对岭南地区民间医师的称谓。宋代岭南地区的民间医师,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社会职业。

明清时期,壮族地区有文献记载的医家不断增多,其中有以壮医药为主治疗疾病的壮医。不附庸世俗,给人治病不图回报,被乡亲颂扬,当地上层人士也曾撰文扬其美名、颂其医德。《南宁府志》(1534)记载,邓铲,字克柔,明代广西南宁人。因居半村,故家乡人称之为半村先生。因其母多病,故而潜心学习医术并精通之,治愈其母亲之痼疾,名声大噪。其治病不分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有求必应,被督府赐以“医官”,但邓铲称病谢绝,留在家乡为群众治病,同时博览群书,吟诗作对,与当时的高人达士多有交往。清代涌现了许多地方名医,有些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医家涉及临床各科,有的还有著作问世。如外科邕宁的杨四,擅治奇难重症,武鸣的周景焕,擅长针刺疗法。

(责任编辑:覃逸霏)
文旅活动 Tourism Vllage
文旅东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养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