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区:厚植生态优势 共创美好生活

时间:2022-04-27来源 : 广西日报作者 : 佚名

原标题:厚植生态优势 共创美好生活

——兴宁区全力打造首府生态宜居精品城区

图片说明:加快推进朝阳商圈升级改造,重点打造西关路灯光民族夜市街等一批餐饮、购物集聚型夜间经济街区,“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获评国家级文化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组织企业开展“活力兴宁”购物节、“党旗领航·乡村振兴—我为家乡代言”电商大集等系列主题活动,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5.35亿元,增长14.1%。南宁市兴宁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4月的那考河湿地公园,河水潺潺鱼翔浅底,草木葱茏虫鸣鸟叫,游人漫步孩童嬉戏,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2017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视察,用“流连忘返”四个字形容自己的感受。

五年来,那考河湿地公园河流面貌持续改善,2022年主要指标较2017年平均提升约40%;生态系统愈加丰富,新增水生动物14种,新增飞禽鸟类7种,新增植物160余种;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广场、步道、廊架、树亭等应有尽有,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兴宁区委主要领导表示,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兴宁区要更加坚定自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紧紧跟随伟大复兴领航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老百姓打造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宜居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家园。

4月13日,兴宁区召开2022年总河长会议,就落实好河长制各项任务进行了部署。会议要求,坚持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推进水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推动河流治理、修复、保护工作,奋力谱写兴宁治水新篇章。

据了解,2017年以来,兴宁区紧紧围绕打赢水环境治理攻坚战的工作目标,推动河长制“有名、有实、有为、有效”,通过综合施策,从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方面推深做实,用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回应民生期待:

——构建三级河长组织管理体系,设置城区级河长9名、镇级河长42名、村级河长48名,设巡查员、社会义务监督员96名,2021年巡河6466人次;

——强化水污染防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7.4%,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达到无污染排放。

——水域岸线严格管理,持续加强污水管网建设、河流水库管理、水资源管理等措施,完成20米以下现状道路污水管网建设,完成68条河流、16座水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埋设界桩和设立公示牌完成率100%。

“黑臭水体治理完成率排全市前列,全面完成朝阳溪、那平江、沙江河流域综合整治。那考河、沙江河、竹排江A段获评为美丽幸福河流,列入广西美丽幸福河湖名录……昔日一条条人见人躲的‘臭水沟’‘纳污河’,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人见人爱的湿地公园。”谈及五年来城区水生态环境工作取得的成效,南宁市兴宁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如数家珍。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随着兴宁区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其产生的溢出效应也在不断显现。据统计,兴宁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相比2010年,增长率达到54.34%,年平均增长率为4.44%,其中城镇人口比重提高8.58个百分点。这份数据变化的背后,是兴宁区贯彻落实“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的生动注脚。

越来越多有生力量的涌入,为具有“千年古城·百年商埠”美称的兴宁区注入无限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消费潜力。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热火朝天,市民游客漫步其中,品味着人间烟火。

近年来,兴宁区高度重视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发展,着力打造多业态融合的夜间经济场景,大力发展具有创新引领的夜间经济消费业态,激发消费新引擎,促进“商旅文”融合发展。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兴宁区接待国内游客2060.7万人次,同比增长12.3%;国内旅游消费257.40亿元,同比增长20.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5.35亿元,增长14.1%。

“五年来,兴宁区商贸服务业不断壮大,用实际行动让绿水青山成为引财气、聚人气、可持续的金山银山。”兴宁区政府主要领导表示,兴宁区将按照自治区党委部署和要求,勇于求变,敢于求新,善于求质,厚植生态环境优势,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家园的生动实践中笃定前行。

(责任编辑:黄晓敏)
文旅活动 Tourism Vllage
文旅东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养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