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西文化旅游改革创新十佳案例名单公布 黄姚古镇这一案例入选!

时间:2022-01-05来源 : 作者 :


12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2021年广西文化旅游改革创新十佳案例”。

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厅市共建黄姚古镇文化和旅游产业示范区发展模式入选2021年广西文化旅游改革创新十佳案例。

2015年10月,贺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审时度势,将文化旅游两大资源和产业整合发展,成立了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主导黄姚产业特色新区一一广西黄姚古镇旅游文化产业区管委,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对黄姚镇文旅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管理。

2019年初,自治区文旅厅领导创造性地提出厅市共建的设想,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4月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启动厅市共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的探索,总体目标是建设国际知名的古镇文化休闲健康旅游目的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合作共建以来,秉承“文旅融合、教旅融合、商旅融合、康旅融合”的发展理念,积极创新探索“四个一”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开启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21年广西文化旅游

改革创新十佳案例名单

序号

案例名称

申报单位

推荐单位

1

“走读广西”——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创新探索与生动实践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

2

驻场演出品牌发展模式:“民族戏苑周末有戏”文化惠民演出赋能文化旅游发展

广西戏剧院

3

创意营销打造品牌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扩容提质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宣传推广处

4

塑造南宁文旅品牌推广新形象:“老友南宁”品牌的创新突破

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5

打造广西首家阅读推广特色人文空间基地——柳州市图书馆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与实践

柳州市图书馆

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6

创新漓江“三统”管理体制,擦亮“桂林山水甲天下”金字招牌

中共桂林市委改革办

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7

率先建立促进旅游转型升级供地政策,探索出中国旅游产业用地改革“桂林模式”

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桂林市自然资源局

8

探索边境旅游改革创新:广西防城港市大力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

防城港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9

打造“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旅游”新模式,推动夜间文旅消费新发展——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达哞小镇”文化旅游改革创新案例

大化县旅游服务中心

河池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10

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厅市共建黄姚古镇文化和旅游产业示范区发展模式

贺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下面,一起来看看更多

“2021年广西文化旅游改革创新十佳案例”吧

01“走读广西”——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创新探索与生动实践

2018年随着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成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随之进入“文旅融合”的新时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总体思路,以人民为中心,正确引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方向,2020年全新打造了“走读广西”公共服务活动品牌,是全国首个提出并实践“走读”系列活动的省区,生动体现了广西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积极成效,广东省、浙江省、海南省等纷纷借鉴。

创新亮点

(一)理念创新

“走读广西”以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为依托,整合馆藏资源和地方旅游资源,结合自驾游、研学游、户外讲座直播、展览等多种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旨在让“知”与“行”合二为一,让“诗”与“远方”交融并行,让“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有机融合,让人们在旅游中“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020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际,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胜地桂林开展“走读广西·桂林之旅”文化体验自驾活动,正式拉开“走读广西”文旅融合公共服务品牌活动序幕,并在“新浪广西”新媒体平台进行实时直播,社会反响热烈,直播点击量和关注量累计88.3万人次。首次活动便成功实践了“走”与“读”的融合,为今后的“走读广西”活动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制度创新

“走读广西”由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统筹实施,省级公共图书馆示范带头联动全区开展,“自上而下”统一和规范了活动的主题、主线,有效地对文献资源、场馆资源、文创资源等特色资源进行统筹和优化整合,为“走读广西”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意见和指明方向。

2021年,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制定并印发了《“党旗高高飘扬走读广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全年全区性“走读广西”活动开展,开展百书推荐、百场展览、百场讲座、百场直播、百场走读等“五个一百”重点活动,推出一首红歌《党旗高高飘扬》、一个红色书柜、一张“走读广西”红色文献地图、一条红色研学线路、一套红色文创产品等“五个一”文化产品,并在百色市、南宁市、玉林市、桂林市等地重点开展阶段性活动,累计开展“走读广西”活动超500场(次),活动呈现规模化、品牌化、模式化雏形。

(三)内容创新

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因地制宜,将馆藏资源与地方文旅资源紧密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走读广西”活动并探索和培育了地方特色品牌项目,“走读广西”百花齐放、遍地开花。

全区联展系统展示全区公共图书馆风采风貌。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牵头策划、广西图书馆学会组织实施,“走读广西八桂美圕(tuan)”展、“百年峥嵘红图巨变”一一广西公共图书馆发展掠影暨最美阅读瞬间摄影作品联展等全区联展,集中展示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风采风貌,展示广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的巨大进步。

各馆地方特色项目充实“走读广西”品牌内涵。柳州市图书馆上线了“走读广西·听见柳州”有声故事平台,借助“新、奇、独、特、美”的故事表达,讲好柳州故事、传播柳州文化,有效促进了地方文献资源、地方特色文化的有效转化。广西桂林图书馆组织开展的“走读广西”桂林山水画的水墨之道、寻访原生态传统古村落、以及“党旗高高飘扬·走读广西”一一八桂党史记忆”系列专题数字资源,充分发挥和利用了桂林深厚的山水、历史、抗战等文化资源,拓展和延伸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容及服务半径。

(四)形式创新

在“走读广西”的实践过程中,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充分运用和体现了主观能动性的强大作用力,积极创新、积极拓展,促使“走读广西”线上线下、馆内馆外、市里市外绽放光彩。

“走读广西”+趣味推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联合全区14个市17家市级公共图书馆依托各馆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等开展“走读广西”城市主题推介线上活动,推出《螺蛳粉,藕粉前来挑战!》等微信趣味主题推文,内容紧扣广西14市城市文化内涵和城市形象特点,结合旅游景点、非遗文化、特色美食等内容,配以近年广西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地方资源建设成果进行展示,带领广大读者“云游”广西美景、“云尝”广西美食、“云听”广西故事,社会反响热烈,点击量频创新高,超5万人次。

“走读广西”+自驾旅游。2020年全国首创广西首家“高铁读书驿站”在钦州落成之际,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钦州市图书馆联合开展“走读广西书香旅途”钦州自驾采风活动,读者在南宁东站借上一本讲述钦州故事的好书,车上阅读、下车归还,无缝链接开启“阅动钦州”之旅。2021年6月,南宁市图书馆通过与旅行社合作招募热心读者、自驾游爱好者,联动南宁、来宾、崇左三市开展“党旗高高飘扬一一广西人游广西走读南国抗战之旅”活动,追寻红色足迹,重温抗战历史,首次将“广西人游广西”旅游IP与“走读广西”文化IP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了“走读广西”活动跨地域、跨行业开展。

“走读广西”+社会合作。自治区图书馆与广西广播电视台合作,将“走读广西”活动与《遇见好书》节目结合开展“走读广西·遇见好书”活动,通过电视艺术的创造性表现出一本图书创作过程中的惊喜感,通过故事性讲述增加阅读的乐趣,累计开展活动44期,推荐了如《广西铜鼓》等优质读物一批,深受读者喜爱和好评。

(五)宣传创新

“走读广西”+媒体营销。2020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策划了“走读广西·带着书本去旅行”央媒记者广西文化行活动,邀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新社、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等14位中央媒体记者代表参加活动。记者们在2天的行程中,乘坐高铁体验了“乘车借书,下车还书”的便利,实地到访了广西高铁读书驿站南宁站、钦州站、北海站,体验“通借通还”的高效便捷与阅读乐趣;走进涠洲岛海岛智慧书房,深入了解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一一北部湾经济区图书馆服务联盟的建设成果,有效促进了主流媒体对广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发展现状的了解,形成宣传矩阵,大大提高了“走读广西”文旅融合公共服务活动的知名度,扩大了“走读广西”活动的品牌影响力。

“走读广西”+文创开发。2020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创新编制出品《广西公共文化场馆导览图》,以手绘形式集中展示了广西市级以上54家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馆,并与《广西旅游导览图》结合制作成小巧轻便的地图折页在全区各市公共文化场馆发放,为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文化今和旅游服务资讯,有效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在全国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属于首例。2021年再次创新出品《走读广西·红色文献地图》,通过手绘长卷形式巧妙地将广西14个市的 35个主要红色旅游点连成一体,灵活体现了“景随步移”的艺术效果,画质精美、气势恢宏,并在每市版面配以地方特色电子文献资源,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阅读或下载电子图书,集数字化、美观性、创新性于一体。

“走读广西”+新技术传播。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结合本馆“八桂讲坛”活动品牌,联合私家车电台930、广西视听,特别策划、创新推出“党史百年•广西故事”系列讲座,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在线上进行同步直播,还在广西电台FM930频道“我在图书馆听讲座”栏目播出剪辑短音频,为广大读者、听众提供直播、回放等服务,受到广泛关注,进一步扩大“走读广西”的传播面和社会影响力。

‍‍‍‍‍‍‍‍‍‍‍‍‍‍‍‍‍‍‍‍‍‍‍‍‍‍‍‍‍‍‍‍‍‍

02驻场演出品牌发展模式:“民族戏苑周末有戏”文化惠民演出赋能文化旅游发展

广西是中国西南较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而瑰丽奇特的少数民族地方戏剧是少数民族绚烂文化的最直观表达。

壮剧、桂剧、彩调剧、邕剧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戏剧种不仅是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赓续八桂文脉,展现广西独特民族风情的文化资源。

为传承发展广西地方戏曲文化,不断壮大地方戏曲人才队伍,扩大受众群体,创新开发地方戏曲文化资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于2013年5月23日正式推出“民族戏苑周末有戏”一一广西戏剧院文化惠民驻场演出标志性品牌,定期于每周六、周日晚在南宁明星剧场、桂戏坊等场所为首府观众送上以戏曲经典作品为主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演出。

通过以驻场演出提升非遗传承实力,以戏曲演出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以演艺品牌助力文化旅游发展等方式,成功打造了“民族戏苑周末有戏”文化惠民驻场演出品牌,让首府人民群众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的文化魅力,共享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同时该演出品牌也成为了展示广西民族风情,展现首府城市魅力的最佳窗口。2020年,“民族戏苑周末有戏”文化惠民驻场演出荣获广西夜间文化旅游品牌评选活动“广西十佳夜间演艺(项目)”荣誉称号。

03创意营销打造品牌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扩容提质

2021年,广西举办“壮族三月三相约游广西”“33消费节”“诗在壮乡何必远方——广西人游广西”“百趟专列游广西”“山水暖你壮乡等你——冬游广西”等多个主题宣传推广活动,推介相关旅游线路,进一步激发文旅市场活力,促进和拉动文旅消费,打响“秀甲天下壮美广西”文旅大品牌。广西旅游抽样调查统计测算结果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广西全区共接待国内游客6.69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99.2%;实现国内旅游消费7734.29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97.6%。

2020年和2021年“冬游广西”和“壮族三月三相约游广西”期间,广西面向全国各地文旅企业代表和游客,推出门票优惠、机票优惠、出行保险优惠、包机专列奖励等四大类优惠措施。今年“冬游广西”期间,继续给予组织包机旅游的企业6000元至2万元奖励,厦航、深航、北部湾航空直飞广西的机票低至2折;200多家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面向全国游客出台免票或折扣优惠;全区各地举办冬游广西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近百场。

“33消费节”期间,通过“一键游广西”智慧旅游平台发行广西旅游消费券,累计发券约42万张,累计发券金额约2300多万元,核销金额约800多万元,预计带动旅游直接消费超过2.5亿元、综合消费超过80亿元,促进了广西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此外,与携程、同程、美团等OTA平台合作,吸引400多家景区和1万多家酒店参与,共推出各类文旅产品2万个。

根据季节和节气变化,广西向社会公众推出了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游客前来体验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例如,“三月三”期间,广西推出红色初心游、生态休闲游、民族风情游、锦绣八桂游四大主题线路;秋季,广西推出了“赏迷人秋色”山水田园之旅、“享自在秋韵”休闲康养之旅、“品累累秋实”丰收寻味之旅;“冬游广西”期间,推出悦享冬日•山海揽胜之旅、怡然自在•长寿康养之旅、踏歌八桂•民族风情之旅、燃情冬日•魅力乡村之旅、寻味暖冬•舌尖桂味之旅。

结合“三月三”“中国旅游日”“冬游广西”等重要时间节点,广西先后开展了“广西人游广西——八桂青年游广西”系列活动、广西人游广西之走读南国抗战之旅”、广西文博旅游艺术活动周、广西汽车旅游大会、广西文化旅游创意展等系列主题活动,吸引游客积极参与;今年暑假前后,广西联合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和各大旅行社开展“百趟专列进广西”活动,共有82趟专列2.5万人次到广西游览。

今年,广西先后组织各市文旅企业,赴北京、广州、深圳、南京、武汉、十堰等地举办文化旅游专场推介会和公众促销活动,推出了十多条文化旅游线路。同时,通过聘请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及网络流量的广西文化旅游形象大使和推广大使,进一步提升了“秀甲天下壮美广西”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线上也成为推广的重要渠道。不久前,文化旅游宣传片《遇见“心”的广西》发布,两天时间内,相关话题阅读量达1.2亿次。此前,以“三月三,玩出新花young(样)”为主题的线上传播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到5900万次,抖音话题播放量超13亿次。

在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推介会上,“天赋山水•秀甲天下”“王城古韵•千载风华”“血色湘江•红色传奇”等五大主题文化旅游资源及精品线路成为重点推介对象,文旅产业在提升城市品质中的积极作用得以进一步凸显。

04塑造南宁文旅品牌推广新形象:“老友南宁”品牌的创新突破

为塑造南宁文旅品牌推广新形象,南宁市打造“老友南宁”品牌。自2021年2月8日正式发布“老友南宁”新版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口号以来,南宁市充分挖掘“老友”文化内涵,在创意口号宣传、整体形象打造和品牌传播推广方面开展一系列的营销宣传活动,实现“老友南宁”品牌策划和创意设计上的创新突破。

2021年9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发布2020年国内旅游宣传推广典型案例名单,南宁市“老友南宁”旅游品牌整体形象宣传推广案例成功入选;由南宁市推送的“老友南宁”主题宣传片荣获国家首届全国旅游公益广告优秀作品。

05打造广西首家阅读推广特色人文空间基地——柳州市图书馆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与实践

在文化强国、文化兴旅的战略背景下,柳州市图书馆公共服务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化的服务理念、多元化的服务模式、规范化的服务途径。图书馆负一楼有1200平方米闲置场地,但因资金短缺问题一直无法有效开发。如何开发利用闲置空间成为图书馆向纵深发展、弥补自身不足的一项重要举措。

根据《公共图书馆法》,柳州市图书馆决定引进社会力量合作建馆,于2018年6月,与广西柳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推行“公共图书馆+书店+研学+旅游”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服务模式,成功创建广西首家馆店融合阅读推广特色人文实体书店一一柳州市图书馆•阅甫轻艺术生活空间。该模式既促进了馆藏资源再利用,提高文献阅读量,又强化书籍的知识传播、社会教育及科研功能,充分彰显地方图书馆的人文特点,推出后即被全媒体推崇为文化集萃地。

柳州市图书馆与广西柳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对馆藏地方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将柳州历史、民族、地域文化植入到图书、读书、学习用品的设计中,研发出具有图书馆文化内涵、传播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文化创意产品。联合江苏凤凰传媒集团苏州书城、广西新华书店集团、广西师大出版社等单位,将文创产品输出到南京、苏州、南宁、桂林等地。馆店合作模式给图书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让书店产生经济效益,也为柳州市文化旅游网红打卡地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达到资源共建共享双赢的新局面。

06创新漓江“三统”管理体制,擦亮“桂林山水甲天下”金字招牌

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也是中国的一张靓丽“名片”。习近平总书记2009年至2021年先后六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在2017年4月和2021年4月两次视察广西时殷殷嘱托保护漓江生态环境,呵护好这里的美丽山水。2017年4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要全力保护好桂林山水”,“特别是要抓好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让这一人间美景永续保存下去”。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漓江时指出,桂林是一座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名城,这是大自然赠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呵护好,并强调把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杜绝滥采乱挖,推动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持续优化、整体功能持续提升。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科学保护漓江作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行动,将漓江生态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将深化漓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作为一项牵引性改革,建立完善“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筹各方利益”的“三统”管理体制机制,实施全流域保护漓江、全覆盖治理漓江、全方位提升漓江,推动漓江保护利用步入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长效化轨道,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之路。

07率先建立促进旅游转型升级供地政策,探索出中国旅游产业用地改革“桂林模式”

2013年6月18日,《国土资源部关于桂林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土资函〔2013〕374号)正式批复《桂林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同意桂林开展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要求强化旅游产业用地规划管控制度、探索旅游产业用地分类管理、探索农民利用集体土地参与旅游开发和分享收益模式、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探索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供地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建立符合旅游产业发展特点和要求的科学化、差别化、精细化、生态化土地利用和管理制度,努力为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08探索边境旅游改革创新:广西防城港市大力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

防城港市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河相连的边关城市。拥有58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28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山下海又出国”,构成了防城港市黄金旅游格局。

2018年,为解决边境旅游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研究设立边境旅游试验区。2018年3月,国务院同意设立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为防城港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防城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作为全市社会经济工作的新引擎,作为建设国际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抓手,引领城市各项建设,积极推进试验区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旅游业重要性增强,掀起旅游项目投资热潮,旅游经济快速增长。

09打造“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旅游”新模式,推动夜间文旅消费新发展——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达吽小镇”文化旅游改革创新案例

“千山万弄行路难,云梯架在绝壁上。”这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的真实写照。大化县缺土、缺水,石山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0%,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8亩,“十二五”时期,大化县城镇化率为30%,是国定贫困县、片区县、库区县,是广西4个极度贫困县之一,也是国家挂牌督战县。

从区位、资源、历史、文化、民风等方面看,大化县情可归纳为“二地五区七乡”,“二地”即中国绿色食材基地、全国生态食材示范基地,绿色生态资源丰富;“五区”即一是革命老区,是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二是少数民族地区,瑶、壮等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4.38%;三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山区,石山占全县总面积的90.1%,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十三五”期间全县92个行政村被划定为贫困村(含不是“十三五”贫困村的深度贫困村);四是水电站库区,大化是岩滩、大化、百龙滩三大电站库区,全县16个乡镇13个在库区,淹没耕地约10万亩,涉及人口10.6万人,其中需要安置库区移民6.5万人;五是红水河一七百弄喀斯特(岩溶)风景名胜区,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以高峰丛深洼地著称,获批为国家4A级景区。

但大化县旅游产业不成规模,旅游资源的活化挖掘和市场化、产品化严重不足,2015年该县接待游客人数96.86万人次,旅游总消费仅9.84亿元。

作为“十三五”广西极度贫困县、国家挂牌督战县,大化县要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必须完成剩下的24个贫困村1.7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摘帽,需要安置库区移民6.5万人.....等等,这是一次形势严峻的“大考”。

“十三五”以来,大化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以及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面对战贫、战疫双重大考,立足实际、统筹谋划,充分发挥绿色生态资源优势,以水库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和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全县同向发力、硬核出击,打破贫困壁垒,摸索出“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旅游”新模式,推动夜间文旅消费新发展,推动全县实现整县脱贫。(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供稿

(责任编辑:曹洋)
文旅活动 Tourism Vllage
文旅东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养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