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攻关核心技术,“制造”走向“智造”——
柳州 科技创新赋能工业一马争先
拐弯、避让、减速、倒车……4月17日,在柳州市柳东新区的一条测试道路上,一辆无人汽车一气呵成完成了上述动作。
操控它的,是在数公里外的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技术中心技术创新科科长袁恒。此时,他正在平板电脑上注视着车子的一举一动,并不时调校该车的参数。
日前,第七届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结果揭晓,东风柳汽、柳钢集团等柳州企业共斩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其中,袁恒参赛的课题《人车混流的低速无人车行人保护难题攻关》荣获一等奖。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作为我国西南工业重镇,柳州形成了以汽车、机械、钢铁为龙头,化工、建材、食品、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并存、工业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当前,柳州市正结合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科研平台、建设智能工厂等途径,引领“制造”走向“智造”。
“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嘱托,大力发挥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引领作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向创新要动力、要活力、要潜力,努力闯出一条以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升级、以工业发展带动产业振兴的柳州路子。”柳州市委书记吴炜说。
激发创新活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自主创新,让柳州再添国际领先技术成果。近日,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静液压传动装载机节能关键技术与应用”顺利通过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现场鉴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该项目自2014年8月启动,历时8年多。在项目研发过程中,柳工建立了一整套静液压驱动设计方法与理论,开发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变速箱产品。目前,项目成果已批量应用于轮式装载机及其他土方机械中,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实现节能减排和“双碳”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
装备制造乃国之重器,核心技术正是支撑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头角峥嵘、“问鼎”市场的制胜“王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经济主战场,柳工加快推进全球领先的电动化产品和技术应用,去年共发布132款工程机械整机产品,目前柳工无人驾驶工程机械已成功运用到实际作业中。
柳工自主创新铸重器,是柳州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例子。“我们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市发展的核心位置,牵住创新‘牛鼻子’,突破技术‘卡脖子’,筑牢人才‘蓄水池’,聚焦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久久为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落进’生产线。”柳州市市长张壮说。
近年来,柳州出台科技创新支撑工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积极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014年以来,该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1.85%,累计研发费用达626亿元,获广西科学技术奖199项,累计申请专利3.96万件,有效发明专利3876件。目前,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8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突破1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家,在全区14个设区市中排名第一。
面对进口芯片断供引发的“卡脖子”危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控制器下线,目前已完成超450种芯片的国产替代和开发验证,国产芯片装车应用接近4000万颗,有效弥补进口芯片紧缺造成的产能损失。
通过科技创新解决技术难题,在柳州不胜枚举。去年,该市首个揭榜制科技项目将飞秒激光技术应用在汽车喷油器上,打破国外长期垄断;柳钢集团成功研发出“钢铁皇冠上的明珠”帘线钢,为进军精品钢材高端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科研平台,促进前沿技术成果转化
去年8月,由上汽通用五菱牵头组建的“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在五菱整车研发与试验认证中心揭牌。这是广西首家获批建设的自治区实验室,也是目前全区水平最高的科技创新平台,对广西科技创新,乃至对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沈阳介绍,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首批建设金属材料成型实验室、控制器与芯片应用实验室、智慧语音实验室、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实验室4个子实验室,分别在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面对的高品质汽车用钢技术与工艺应用、软硬件自主开发、智慧语音交互以及电池核心问题攻关等方向进行全面探索。当前,实验室形成了由8名院士领军、多名专家及产业研发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
科技创新,需要科研平台支撑。近年来,柳州持续推动政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围绕各自领域建成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自治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2家;拥有广西仅有的3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自治区级工业设计中心28家。
为了激活企业创新创效资源,推动钢铁、汽车、工程机械等产业协同发展,柳州还引导柳钢集团与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柳工集团、广西汽车集团等成立联合实验室,有力推动这些重点企业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形成开放、多元、广纳人才的科技研究平台、人才培养摇篮和成果转化基地,促进前沿技术成果转化。
2015年建成的柳工全球研发中心,以土方机械可靠性、性能、节能环保等相关技术研发为主要方向,共有18间专业实验室、19个世界一流的实验台、仪器设备2000多台套。
柳工总工程师、全球研发中心主任林明智告诉记者,这里具有零部件及系统检测、整机性能和可靠性、先进技术实验三大核心功能,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测试项目77项,出具的CNAS报告得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是中国土方机械领域唯一的国家技术中心。
建设智能工厂,推动自动化生产更“智慧”
在佛吉亚(柳州)排气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28台工业机器人正在装配、焊接、搬运……整条生产线有条不紊。这家中法合资的企业是“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
“机器人不仅节省人力,还让企业在成本控制、生产效率、标准化等方面得到极大提升。”该公司副总经理李祖业说。
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数字化代替传统工作流程,在柳州工业企业中并不鲜见。而随着智能工厂建设的铺开,柳州工业机器人和工业互联网的“智造”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在汽车生产线上,自动运作的机械手抓起一个个冲焊件,火花飞溅间,一款款不同的冲压件便牢牢焊接在一起;柳钢“请”来了全天候智能巡检机器人,并成功打造出一个信息数字化、操作无人化的5G智慧板坯库……
工业机器人正成为柳州智能制造中智能装备的代表,展现着越来越丰富的功能,并拓展至食品、林木等轻工业产业。目前,柳州的自治区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累计达92家,工业机器人存量近8000台。通过应用工业机器人,柳州企业普遍提升劳动生产率30%以上。
记者走进位于柳州螺蛳粉产业园的兴柳食品公司智能化车间看到,传送带上输送着各种螺蛳粉配料包,一台台智能机器人在各自的“岗位”打包、装箱、运输……
“它可以自动感应,哪里缺料就往哪里送料,完全是智能化运行,既节省人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该公司总经理韦杨年告诉记者,由螺蛳粉生产企业自主研发或联合开发的螺蛳粉生产设备,涵盖了螺蛳粉生产的主要关键环节,智能化水平和企业效益得到大幅提升。(记者 张冠年)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