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再踏千重浪 赴诗和远方
——二〇二三年广西文化旅游开启新征程
在一系列扩消费、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加持下,广西文旅市场终于迎来发展的春天。今年春节假期,全区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55.1%,比2019年同期增长30.3%;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4.9%,比2019年同期增长34.8%,为全年文化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再踏千重浪,赴诗和远方。2023年,全区文旅系统将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高标准做好文化和旅游各项工作,努力推动文化旅游高水平恢复和高质量发展,加快世界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旅游强区建设步伐,为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左:1月,阳朔漓江景区共接待游客32万人次,同比增长1648.67%。容科彪廖嘉琦/摄右: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苗族村寨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 (自治区文旅厅供图)
促消费
大片挥舞的红绸,像红色的火焰,在漓江夜空上“燃烧”,这绚丽夺目的“满江红”让观众为之震撼……1月24日晚,《印象·刘三姐》开始恢复演出,连续两天单日演出3场,吸引近万人前往观看,漓江之畔迎来了久违的热闹。
文化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1月18日,自治区专门出台政策,从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等16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推进文化旅游市场全面恢复振兴。
“我们鼓励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夜间文化旅游消费主题活动,开发驻场演艺、公园夜游和沉浸体验式夜生活项目,激发夜食、夜购、夜娱、夜展、夜秀、夜读、夜健等夜间消费业态活力,拓展夜间消费场景。鼓励有条件的城市丰富夜间经济业态,打造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处长苏尉东说,通过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打响“中国不夜城浪漫夜广西”品牌。
培育消费新热点。2023年,广西将大力开发康养、研学、露营、体育休闲、邮轮游艇等文旅新业态,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南宁市将以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为总目标,开展贯穿全年的南宁文化旅游提升年活动,组织实施南宁月月文化旅游节,争创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不断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活力。
开展市场大营销。“今年,我们拉满弓、铆足劲,创新开展‘壮族三月三·相约游广西’‘广西人游广西’‘冬游广西’等主题宣传推广活动,支持各地举办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鼓励和支持文旅企业开展宣传营销,推出面向全国游客的优惠措施,促进全区文化旅游市场复苏与发展。”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宣传推广处处长曾彤说。
恢复发展入境游。2023年,广西将精心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等国际旅游展会,组织旅游机构和企业赴境外开展广西旅游宣传促销活动,邀请境外媒体和旅行商到广西采风、踩线,促进入境旅游恢复发展。
“南宁之夜”自1月14日开街以来,接待游客量已超过200万人次。 (广西旅游发展集团供图)
铸品牌
千山暮雨、群岛草绿、百鸟翔集……二月的会仙湿地,万物生长、春意萌动。
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公园内的湿地环境及风貌得天独厚。2月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我国新指定的18处国际重要湿地,其中,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公园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再添一张新名片。
“新的一年,我们将锚定目标,坚定信心,围绕‘一城一都一地一中心’四大定位,全力推动桂林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子西说。
桂林将深化文旅融合,加快漓江景区提质升级,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推进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世界级度假区;推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红色文化旅游景区、龙胜龙脊梯田等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桂林抗战文化名人博物馆、桂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标杆性文旅品牌。
在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同时,广西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也在紧锣密鼓中进行。
“2023年,我们将围绕‘世界级’目标,着力打造一流的山水旅游名片、康养旅游名片、文化旅游名片、滨海度假旅游名片、地质奇观旅游名片,全方位把‘秀甲天下壮美广西’品牌叫响做实。”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郭勇介绍,广西将重点推进三江程阳八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北海银滩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宁明花山岩画、乐业大石围天坑群等景区开展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价工作;指导防城港江山半岛、桂平大藤峡、金秀山水瑶城等景区挖掘新资源、开发新产品、发展新业态,加快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步伐。
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必有一流的服务。2023年,广西将全面提升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实施文旅行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强旅游诚信建设,完善新型市场综合监管机制,维护好游客合法权益,着力营造“放心游广西”的良好环境。
强文化
1月9日晚,一台原生态“村晚”在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精彩上演,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群众和游客乐在其中。据悉,这台“村晚”入选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取得广西公共文化服务的“开门红”。
“2023年,全区文旅系统将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扩大‘5.23全民艺术普及月’等群众文化活动影响力;继续开展‘走读广西’活动,推动全区公共文化资源与旅游推广融合,打造公共文化新空间;持续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免费开放,提升服务效能,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负责人说。
推动艺术创演再攀高峰。2023年,我区将对全区艺术创作进行再梳理、再提升、再凝练,指导全区文艺院团策划推出一批展现新时代辉煌成就、精神面貌和审美气质的艺术创作选题,为2025年第十八届文华奖评奖遴选重点剧目。开展好重点艺术活动,举办第十二届广西音乐舞蹈比赛等专业赛事,启动第十二届广西剧展筹备工作。
2月10日,国家文物局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友谊关景区、金鸡山古炮台等地实地了解凭祥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相关部署要求,2023年,我区将加快推进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继续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持续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灵渠、三江侗族村寨保护和申遗工作。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持续开展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培育创建工作。加快推动广西自然博物馆新馆迁建,做好广西民族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工作,组织开展广西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二期的前期规划工作。
推动非遗保护再创佳绩。“今年,我区将进一步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组织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等活动,继续推动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二期建设,打响‘壮美广西·多彩非遗’品牌。”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周建洪介绍。
兴产业
灯火辉煌、美食飘香、舞台绚丽、游客如织,“南宁之夜”文旅街火了……自1月14日开业以来,这个商文旅融合项目接待游客量已超过200万人次,街区内总消费额超过2200万元,带动效应明显。
“‘南宁之夜’之所以获得市场的认可,是因为我们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副处长黄河说,我区将加大力度打造和完善新项目,培育和形成文旅消费新产业。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我区将以筹办2023年、2024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加快谋划实施一批引领性重大项目,建设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旅游产品,重点建设南宁国家旅游枢纽城市、西江生态旅游带。加快文旅装备制造业发展,促进康养旅游提档升级,推进景城一体化建设,拓宽全区文旅产业发展新空间。积极培育创建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及基地。丰富“一键游广西”平台功能,推动全区主要涉旅企业、重点文化场所实现智慧化升级。
打造优质文化旅游产品。完善厅市共建、厅校共建、银企合作等工作机制,创新推动文化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广西“文旅+”产业融合培育新业态拓展新消费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一批消费业态新、聚集程度高、区域带动强、品牌影响广的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发展旅游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我区将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推进现有星级乡村旅游区、农家乐转型升级,打造一批高品质的乡村旅游经典景区、精品线路和产品,创建一批全国、全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举办2023年‘党旗领航·村旅游嘉年华暨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深入推动广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副处长覃永建说。
南国春来早,文旅复苏忙。“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将在强实干下更大力气,奋战一季度,加力开新局,推动文化旅游高水平恢复和高质量发展,为完成全年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欧余军说。(记者 吴丽萍 通讯员 李志雄 邹如意)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