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个个特色产业标杆 铺就一条条增收致富之路

时间:2023-01-11来源 : 南宁晚报作者 : 赵敏 余福晓 王玥

原标题:打造一个个特色产业标杆 铺就一条条增收致富之路

青秀区不断拓展农业产业效益链,让村民不离乡土也能过上幸福生活

果园里,一个个黄澄澄的沃柑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一株株水芹菜,散发着独特的香味……近年来,青秀区不断拓展农业产业效益链,打造乡村振兴产业标杆,在各项特色产业的带动下,为群众铺了一条条增收致富路,让当地村民不离乡土也能过上幸福生活。

长塘镇桂福春沃柑种植基地水果丰收。(受访者供图)

长塘镇天堂村的中国-东盟稻作文化产业园水稻晚造丰收。本报记者 刘增璇  摄

伶俐镇蛋鸡规模化养殖基地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受访者供图)

沃柑打出品牌,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

1月9日,青秀区长塘镇桂福春沃柑种植基地,呈现一派忙碌景象。村民们在采摘、分拣、打包等各个环节分工明确。负责采摘沃柑的村民,拿着果剪穿梭在结满果实的枝头间,一采一放,动作娴熟,不一会儿桶里就装得满满当当;负责分拣和打包的村民则熟练地将采摘好的一筐筐新鲜沃柑进行筛选和打包。从采摘到装车,各个环节快速有序进行。

“目前我们种植沃柑的面积达到了1300亩,今年的产量在500万斤左右。”南宁市桂福春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平介绍道,他是2015年来到青秀区种植沃柑,主要是因为这里的气候条件好,光照充足,适合种植沃柑。加上当地政府部门对产业很重视,积极进行推广宣传,而技术上又有中柑所专家团队的指导,有了这些保障,他和其他创业人士更有信心、更安心地去创业。

由于青秀区长塘镇地理环境优越,加上桂福春沃柑种植基地主要采用生态种植,目前已获无公害产品认证,还注册了“柑甘好”“青秀柳柑”“沃帅兄弟”等商标。特别是桂福春沃柑“柑甘好”品牌,已在华东、华北及华南市场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和良好的市场口碑。果园除了固定请工人进行打理,到了每年的施肥、除草、收果等时候,还要另外请附近农户来帮忙。“来我们这里做工的每人每天100~120元,一年的用工支出达到了300万元,带动了当地的村民就业。”杨平介绍称。

在果园做工6年多,廖海倩尝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甜头。她说,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都要有人照顾,去外地做工也不放心,自从有了承包果园种植,她就跟村里的姐妹们来这里做工。她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非采摘季节就负责打理果园,到了摘果季节,就做一下洗果、分级包装沃柑之类的工作,然后发往外地。总的来说,家门口有产业对于提高大家的收入、提升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

长塘镇葡萄基地里,工人们在采摘葡萄。(受访者供图)

刘圩镇水芹菜收成不错。(受访者供图)

位于南阳镇施厚村大罗坡的南宁市大罗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标准化养殖。(受访者供图)

改善耕作条件,村民享受看得见的实惠

“感谢政府在我们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改善了耕作条件,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看得到的实惠。”1月7日,青秀区长塘镇天堂村党总支书记李元玲感激地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推进,给村里农业生产环境带来了新变化。

2022年,青秀区长塘镇以“小块变大块、坡地变平地”为抓手,开展土地平整,调整路网渠道,按照“一户一田”的模式,重新布局农田,并采用数字化田埂的方式,全力建设“地平整、户连片、路成网、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2022年天堂村农田改造建设已经全部完成,并且在农田种植优质稻米。“我们从2022年上半年开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的农田面积达到1200亩,在改造后的农田进一步推广机械化种植优质稻米,目前达到每亩600斤的收成,将稻谷打包加工后每斤能卖到5元以上。”李元玲介绍道。

天堂村的村民看到政府切切实实为了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进行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资,也非常积极地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天堂村地理位置优越,靠近邕江,水源丰富。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推进下,如今的天堂村已经成为村民的致富宝地。李元玲告诉记者,以前每逢临近过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就返乡过年,现在村里很多年轻人看到家乡的产业建设起来了,外出打工的人也少了很多,村民的收入不仅可以从土地流转方面获得一部分,还可以在家门口找工作,既能顾家又有收入。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让天堂村不少撂荒的土地得以重新利用,也让道路更为平整,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进一步带动了农村、农业、农民的转型升级,给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蛋鸡规模化养殖,村民收益日子红火

青秀区伶俐镇蛋鸡规模化养殖基地位于环境优美的伶俐镇伶俐村。这里树木青翠,空气清新,富含负氧离子,三面环山形成了天然的防护屏障。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助力该基地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

广西南宁市阳永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石乐介绍:“我们基地目前存栏蛋鸡10万羽,今年鸡蛋的价格还不错,销售额达到1500万元。基地建成的鸡舍及配套设施等固定资产归伶俐村、独岭村、石塘村、沱江村和上王村等6个村所有,以租赁的方式出租给广西南宁市阳永农牧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养殖基地直接受益6个行政村8819户29737人。”

基地建成后,优先聘用脱贫户劳动力到基地务工,2022年6月至12月半年的时间带动脱贫户8户合计增收45969元。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基地未来规划提升鸡蛋品质,细分产品,做大做强品牌战略的同时扩大生产产能,再建设12栋产蛋鸡舍,争取蛋鸡养殖规模达到100万羽份存栏,并探索鸡蛋、鸡肉食品深加工。

种植葡萄收成高,村民生活越过越甜

2022年12月,长塘镇葡萄基地的冬果也基本销售完毕。虽然此前受疫情影响给果蔬产业带来了一定冲击,但这里的葡萄依旧获得了不错的收成。

提及长塘镇的葡萄规模化种植,当属黄有旗的葡萄基地值得一看。据他介绍,他经营葡萄产业已经有将近20年,目前葡萄基地种植面积300多亩,葡萄亩产值能达到1万~2万元。“我们长塘镇出产的葡萄口感可以说深得消费者的认可,种植的葡萄品种包括阳光玫瑰、巨峰葡萄等8个品种。2022年我们总投入100多万元,收入200多万元,总体上收获还是不错的。”提及2022年收成,黄有旗满满的成就感。

来自防城港的黄有旗直言,他之所以会选择在长塘镇建立葡萄基地,一方面是这里的自然地理环境优越,气候适宜葡萄生长;另一方面便利的交通也有利于葡萄销售。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和助力品牌宣传推广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基本不用太费心宣传自家的产品,这对于我们打造自己的品牌来说是一个好机遇。”黄有旗说,如此一来他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专注于请专家做好技术指导、提升种植水平、让口感越来越好这些方面。

葡萄的收成越来越好,当地村民也纷纷加入种植队伍。“像阳光玫瑰,我们目前带领了七八十户村民,我在这方面有些经验,也会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大家。一些种植阳光玫瑰品种的农户收入能达到3万元的亩产值。看着村民通过种植葡萄日子越过越滋润,我们也打心眼里高兴。”黄有旗说。

水芹菜销路好,村民种植积极性高

1月9日,随着新春佳节日益临近,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刘圩村种植的水芹菜也迎来好收成。

水芹菜作为刘圩村长期以来种植的传统蔬菜产业,是村民增收的好渠道。“我们耕种的稻田一般在11月份就收割,收割完之后开始种植水芹菜,一直可以持续至次年的三四月份。水芹菜是冬种菜,不仅不影响传统蔬菜瓜果的种植,还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而且水芹菜的根和叶发酵后对土质变好有促进作用。”刘圩镇刘圩村党委书记、村主任刘善文说,目前村里水芹菜的种植面积500亩左右,按今年的价格,亩产可产12000元左右,大大提高了村民种植的积极性。由于水芹菜种植周期比较长,按生长周期能够种2至3造,所以种植水芹菜也让村民的收入有一定的持续性。

农作物的销售也是村民增收关键的一环。为了开拓刘圩村传统冬季作物的销路,刘圩村村干部积极寻找合作企业,村民负责提供保质保量的产品,合作的企业负责为农产品开拓销路。如今,刘圩村的水芹菜可销往广东、湖南等地,村民的收入也有所提高,大家种植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蔬菜种植产业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村民玉月怀的家里也种植了5亩水芹菜。她说,小孩上学的费用基本上都来自种植水芹菜的收入,她和村民们种植的积极性比较高。“村干部也带动我们参与种植,大家就像吃了定心丸,种植起来也更有干劲。”玉月怀笑着说。

产业化肉猪养殖,村民钱包越来越鼓

“按目前我们合作代养的模式,我们这边每一头猪可以达到280元左右的收入。基地目前一年能出栏1.5批生猪,每批次9000多头,这比传统散养模式收入更多一些。”1月7日,位于南阳镇施厚村大罗坡的南宁市大罗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李受满,开心地介绍规模养猪的收成情况。

南阳镇施厚村的肉猪养殖通过公司加农户的生产合作方式,农户方主要提供场地和人工,专业的养殖公司则提供技术指导。2020年,村里的养猪场建成之后,先是以租赁的方式租给专业的养殖公司进行管理并收取租金。从2022年2月底开始,施厚村正式开始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进行肉猪养殖。李受满介绍,在猪肉行业受到疫情影响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农户加公司的合作经营模式获得收入较为稳定,养一头猪的收入能达到230元左右。在猪肉行情不错的情况下,每头猪还能给代养人员一定比例的分红。

和以前传统的养猪模式相比,现在的养猪模式对各方面要求都非常高,尤其是在防疫方面。因此,前期也需要投入较大资金。“为了顺利推动高质量猪肉的规模化生产,2023年,我们打算继续坚持并完善这种标准化生产猪肉的模式,今年农历年前计划出栏5000头。”李受满说道。(记者 赵敏 通讯员 余福晓 实习生 王玥)

(责任编辑:曹洋)
文化旅游 Cultural Tourism
文旅东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养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