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做好“管绿文章” 擦亮“绿水青山”底色

时间:2022-11-10来源 : 南宁日报作者 : 莫岚远 陶靖妍

原标题:扎实做好“管绿文章” 擦亮“绿水青山”底色

——广西大明山管理局用好绩效考评“指挥棒”助推生态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广西大明山管理局党组坚持以绩效考评为导向,充分发挥绩效管理“指挥棒”“动力源”“加速器”作用,成立攻坚组、志愿队,推行积分制、红黑榜,团结带领全局党员干部职工在推动大明山生态保护一线争当“绿色先锋”,着力做好“管绿文章”,切实把绩效活力转化为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助推保护区生态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大明山保护区荣获“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广西大明山管理局供图

构建优质高效管护体系 筑牢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大明山保护区横跨武鸣、上林、马山、宾阳4县(区),面积约1.69万公顷,以多样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是南宁市目前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的绿色屏障,也是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主要依托。

森林防火是保护区中心工作之一。今年以来,广西大明山管理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超常规的措施,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加强保护区火情监控,深入宣传动员,夯实应急保障,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全面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截至目前,保护区内无一例森林火警、火灾发生,森林覆盖率保持在98.9%以上,保护区已连续33年无森林火灾发生。

健全组织机制,夯实资源管护责任。按照“管理局—保护站—片区—管护点”四级管理体制,广西大明山管理局重新对站点进行优化布局,形成4个护林防火站、6个片区、15个管护点,设定58条固定巡护线路,建立“各级林长+生态护林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对保护区森林资源实行全覆盖管理。

创新智能巡护模式,引领绿色生态发展。广西大明山管理局推广使用保护区智慧管护系统,运用无人机开展森林资源巡护40次,与专业护林员巡逻、“森林管护巡检”网上平台监管同步推进,构建“天上看”“地上巡”“网上管”的三维监管体系,有效增强森林防火预警监测能力。同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对卡口进出人员实行防火扫码制度。

提升专业素质,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绿色先锋队伍。广西大明山管理局配备了122名专职护林员,组建了60人的集森林消防、应急、维稳等为一体的应急专业队伍,实行半军事化管理,24小时待命,负责处置急难险重任务;聘请保护区周边村(社区)25名村(社区)“两委”负责人作为兼职护林员,全面加强外围控制带管理。今年“壮族三月三”、清明节期间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保护区周边集体林区因村民用火不慎发生火灾,广西大明山管理局党组组织应急专业队伍120人次协助武鸣区两江镇、马头镇扑救集体林区森林火灾2次,协助上林县西燕镇扑救集体林区森林火灾1次。

健全“借外力”制度,完善生态资源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建立以南宁市人民政府为主导的大明山保护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压紧压实联防联控责任;依托南宁市首家生态环保旅游巡回法庭职能,今年以来,广西大明山管理局联合武鸣区人民法院开展环保普法宣传4次、生态环保法治直播1次。

此外,该局狠抓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资源,加强对高火险区、周边54个行政村216个自然屯人员的防火宣传,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工作宣传氛围。

广西大明山管理局组织防火演练。广西大明山管理局供图

健全完善“科研强区”监测体系 进一步凸显科研成效

大明山保护区是北回归线上植被保存最好的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今年以来,广西大明山管理局以“科研强区”理念引领科研工作发展,通过持续科研监测,推动保护区生态保护持续向好,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广西大明山管理局积极统筹资金,加大科研设施设备投入力度,通过配备红外线相机、微单相机、无人机等设备,布置100多个野生动物红外相机动态监测点,不断建立野生动植物多样性观测网络,保护区内58条巡护线路区域覆盖率提升至95%。今年以来,保护区共监测到林麝、黑叶猴、熊猴、斑林狸、眼镜王蛇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多种,发现大明山川藻、金唇兰、红冬蛇菰、大果假水晶兰、广西睑虎等新记录物种5种。黑叶猴监测视频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白鹇、眼镜王蛇、短尾猴等监测视频也在广西广播电视台、南宁广播电视台播放。

借助《南宁市大明山保护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及保护野生动植物宣传月、大明山生态保护宣传月等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广西大明山管理局积极开展科普进校园、爱鸟周等宣教活动20期,参与人数3000人次;先后协助市委党校、自治区林业局在大明山举办教学活动和培训班;完善网站、微信公众号建设,开设“每天识一物”栏目,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大明山保护区;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与广西大学等5家高校和广西林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等超10家科研机构开展涉及森林固定样地调查、大地动物多样性监测、昆虫多样性考察、土壤微生物富集、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工作。

广西大明山管理局还积极利用多年来在保护、监测、科研中取得的数据成果,编辑整理系列动植物相关知识读本、报告;不断完善大明山动植物标本展览室,目前共有240种植物标本、86种脊椎动物标本、85种昆虫标本。

盘活生态旅游体系 提升特色品牌影响力

今年以来,广西大明山管理局充分利用保护区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良好的生态系统等生态资源优势,做好做足“绿色+”文章,让“绿水青山”的底色更亮、“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并顺利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天然氧吧”“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品牌期满评定性复核。

以“绿”促“学”,全力打造研学游特色品牌。广西大明山管理局创新开发大明山保护区汉江、三宝、天坪等区域的研学线路8条,通过打造多样化的研学产品,让公众通过不同方式了解和亲近大自然,进一步提高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以动植物记录、红外线相机安装、夜观昆虫、小小护林员、探秘森林等为内容的研学活动15期,参与人数1000多人次。今年8月,保护区荣获“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10月荣获“南宁市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以“绿”养“生”,全力培育康养游产品体系。广西大明山管理局坚持生态为基,实施“药浴谷”“神奇之旅”线路设施提升工程和大明山森林康养接待中心建设项目,积极探索培育森林康养、森林疗养、森林康复等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多层次、多种类、高质量的森林康养服务。

以“绿”带“产”,全力推动林下经济多面发展。广西大明山管理局下属企业广西大明山森林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广西明山仙菇食用菌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大明山保护区气候特点,因地制宜种植秀香菇、珍菇、茶树菇、猴头菇等食用菌30余亩;与广西全健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功推出大明山特色崖蜜,年产约300箱蜂蜜。同时,广西大明山管理局围绕特色养生食材,打造一系列康养特色菜品及土特产品,通过环大明山小程序、南宁大明山风景旅游区官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大明山访客中心、大明山天坪美食天街等线下店铺、餐馆进行展示和销售,年销售额40多万元,让绿水青山收获更多“生态红利”。

广西大明山管理局还通过大明山官网、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抖音等平台媒体发布生态旅游相关信息1000多条,全力扩大品牌影响力。

此外,广西大明山管理局夯实战斗堡垒,围绕难点堵点问题全面攻坚,建立能上能下制度机制,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坚实保障。(记者 莫岚远 通讯员 陶靖妍)

(责任编辑:曹洋)
文化旅游 Cultural Tourism
文旅东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养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