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西旅游业发展主要指标位于全国前列
建议出台奖励办法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7月26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获悉,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我区发挥旅游业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重要作用情况的调研报告提请常委会参阅。报告中提出,建议出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激励措施和奖励办法,鼓励景区创新发展沉浸式体验型文化旅游消费项目,以及探索实施乡村规划师制度。
广西旅游业发展主要指标位于全国前列
今年5月至7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赴区内外,实地开展关于我区发挥旅游业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重要作用情况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称,近年来,广西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大力发展旅游业,走出了一条产业旺、农民富、乡村美、生态优、文化兴、人才强的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其中,2021年,广西旅游业发展主要指标位于全国前列: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3.86亿人次,同比增长25.7%,占全区国内旅游人数(约7.98亿人次,全国排名第一)的48.4%;乡村旅游消费约2584.81亿元,同比增长28.8%,分别占当年全区国内旅游总消费(约9063亿元,全国排名第二)的28.5%,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0.6%和全区GDP总量的10.5%。
乡村旅游业的加快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如南宁市马山县弄拉景区26户村民通过以土地、山林入股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农户每年可以从中得到分红,2019年、2020年、2021年农户全年分红分别为170万元、140万元、140万元;乔老村小都百屯成立旅游服务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将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3200元提升到2021年的14275元。目前,全区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共计258个,其中涉及乡村旅游的重大项目118个。全区共有40个村屯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鼓励引导景区创新发展沉浸式体验项目
针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有待提升,乡村旅游业发展要素保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受疫情影响较大等问题,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报告给出针对性建议。
例如,报告建议广西各地要根据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激励和奖励办法,持续加强乡村旅游品牌资金奖励措施。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供给,鼓励和引导景区创新发展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展览、沉浸式游戏等沉浸式体验型文化旅游消费项目,丰富体验内容,提升创意水平。打造开发夜游、夜集、夜秀等夜间消费产品和服务,提高过夜率和出游时长。加快乡村旅游景点和高铁站点、汽车站点等交通节点的互联互通,推进风景廊道体系和休闲绿道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快进慢出”交通体系。
同时,报告在强化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建议,提出了建议广西探索实施乡村规划师制度,将专业规划人才引导到农村发展,并为乡村规划师的统筹管理提供组织和经费保障。探索在乡村游重点地区实施大学生旅游村官制度,加快设立乡村旅游实训基地,提高本地乡村旅游人才经营能力、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记者 彭媛媛 实习生 向珊)
(责任编辑: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