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横州市民族中学荣获第五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称号。走进该校的同心文化园长廊,民族团结知识展板十分醒目,文化氛围分外浓厚;远处,学校的一片空地上,正有学生排练竹竿舞,在轻快的竹竿敲击节奏中,孩子们跟着节拍翩翩起舞;在民族手工室里,老师正手拿针线认真地教学生们制作着绣球......这样寓教于乐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横州市扎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横州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通过完善共建共事共享、深化交流交往交融、协同经济社会发展等机制,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在全区前列,2021年再次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横州市民族中学欢庆“壮族三月三”校园活动多姿多彩。苏寒梅 摄
横州镇柳明小学开展壮乡美食节活动。蒙康 摄
坚定“一条心”共谱团结进步协作曲
横州市始终坚持把做好民族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建立健全民族工作体系,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统战民宗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同时,完善创建保障制度。制定《横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五比五争”活动考核命名工作方案》《横县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工作方案》等,建立和完善全市民族工作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民族状况监测评价等工作机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工作列为民族工作重要内容。五年来全市共召开研究创建会议25次,安排县级民族工作专项经费560万元,做到了把加强党对创建工作的领导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该市将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作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力量,大力培养和选拔优秀民族干部,建立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业务培训制度,提升各级干部做好民族工作的综合能力,推动人才成长与民族团结进步同步发展。目前,少数民族科级领导干部占全市科级领导干部总数的42.7%,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少数民族干部配备率达100%,少数民族干部成为全市民族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骨干力量。
拧成“一根绳”紧扣团结进步主旋律
今年“壮族三月三”期间,横州市各小学开展了山歌对唱、跳竹竿舞、制作五色糯米饭等丰富多彩的壮族民俗活动,将传统民俗节日教育融入爱国教育,不仅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力涵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汇聚起磅礴力量。
该市以传统节日等为契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教育,以“七进”活动为主要形式加强“滴灌式”宣传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和民族知识,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课堂现场教学,在各中小学校学校开设民族政策知识课堂,促进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学内容。近年来,投入整合各项资金300多万元在全市农村、社区、企业建设同心文化宣传载体23个,建成横州同心文化公园、企业同心文化长廊等,每年受教育群众50万人次以上。
建立传承保护体系。该市深入开展非遗文化、“壮族歌圩”普查、整理、归档工作,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保护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目前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登记在册的普查线索共计2300多条,已成功申报入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名录1项,区级以上项目19项,市级以上项目22项,现有代表性传承人中,区级6人,市级15人。《壮族百鸟衣故事》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被列为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影推广项目,曲艺“校椅临江壮歌剧”等3个项目成功入选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项目。
横州市依托茉莉产业基础与文化底蕴,持续深入培育民族特色村寨、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单位,打造民族特色品牌。建设中国茉莉花茶博物馆等传承基地,创新开发茉莉花系列香氛、茉莉铜鼓香包等独具壮乡特色和茉莉风情的文创产品,积极推进茉莉花(茶)产业与鱼生、红陶、编织、饰品、美食等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市获认定的民贸民品企业6家,云表镇邓圩村委下黎里村等自然村被命名为“广西民族特色村寨”。
铆足“一股劲”奏响团结进步最强音
“以前的路面坑坑洼洼,外面收果的车都进不来,现在好了,政府帮我们把路面硬化了,也修宽了,我们赶集出行方便多了,农产品也比以前好卖。”说起农村公路带来的巨大变化,横州市南乡镇蔡村村民农道森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
南乡镇是一个以壮族为主聚居的乡镇,村民大多以种植荔枝、龙眼,养殖鸡鸭等为主。每年到荔枝、龙眼收获的季节,村民只能用小型车辆往外运水果,这不仅耽误时间影响价格,还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今,南乡镇南乡至格木道路扩建项目已顺利完工,道路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全长17.3公里,涉及7个村委,受益群众达到13万人。
南乡镇南乡至格木道路扩建项目只是横州市改善民生,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横州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乡村振兴高度融合发展,持续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四好农村路、电信普遍试点服务等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项目,全市乡镇和建制村道路通畅率、建制村通客车率、20户以上自然村屯通硬化路率均达100%,建成276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为民族团结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为促进民族团结,及时有效地化解民族纠纷和矛盾,横州市还健全民族因素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处置等制度,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立健全政治引领自治、德治、法治、智治、美治相结合的“六治”乡村治理体系,推行“信息化+综治”等模式,推动民族事务治理水平现代化,健全完善“一组一会一社”等举措,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成功打造了校椅镇“有花好说”、云表镇“金有礼调解工作室”等基层治理品牌,帮助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实现民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全市呈现出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蒙康 苏寒梅)
(责任编辑:覃逸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