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南宁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南宁市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信心稳增长、凝心聚力开新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南宁市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情况。为推动高质量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南宁市推出了系列务实有力的举措,全市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稳中有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事业更加繁荣,产品供给丰富多元,公共服务持续优化,为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闻发布会现场。南宁新闻网记者 杜佳徽 摄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南宁市成立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南宁市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相关政策措施,出台《南宁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编制实施《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撑。
文旅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南宁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约占全区三分之一,2022年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居全区首位,2023年春节假日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总量均同比2022年翻了一番,继续领跑全区,首府文旅市场强劲复苏,实现了开门红。
“文旅+”产业融合不断深化
商文旅融合业态带动商圈、特色街区、A级景区、专业市场人流量增长,安排发放文旅消费券2000万元,预计直接带动文旅消费不低于3亿元,有效刺激文旅消费需求;农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全市拥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8个,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69家,广西星级农家乐89家,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1家;“文旅+工业”深度融合让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优化升级百益·上河城等项目,建成“南铁记忆”主题文化公园等工业旅游项目。
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南宁市坚持“项目为王”工作理念,力促高端文旅、数字文旅、沉浸式消费等新兴业态提质扩容。目前,南宁市共储备文旅项目165个,总投资2540亿元。2022年共推动、服务19个拟签约项目,计划总投资133.26亿元。实施首府文化品质提升工程,策划推出百个以上项目,计划总投资416.128亿元。
品牌创建成绩喜人
南宁全市拥有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96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3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广西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各1个,文旅品牌创建成效显著。同时,南宁市发布15条夜间旅游精品线路,荣获“中国夜游名城”称号,“中国不夜城浪漫夜南宁”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扩大。
公共交通设施通达便利
南宁至崇左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使南宁形成“五向辐射”高铁网,动车可直达12个区内地级市。吴圩机场面向国内外的航线195条,通达国内省会城市和东盟国家主要城市。57条公交线路通达16个中心城区主要旅游景点。建成亭子、民生、孔庙等3个旅游码头,开通定点往返旅游航线3条,市内旅游客运班线4条。力争到2025年,全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通高速公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3A级旅游景区通旅游交通公路,形成“两环十五射”高速公路网,实现所有乡镇30分钟上高速。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南宁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的起步之年。南宁市将以承办2023年广西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深入实施文化旅游提升年行动,做大做强文旅经济,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为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贡献文旅力量。(覃莹莹)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