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南宁市政府新闻办举办南宁市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今年以来,南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互联互通建设、产业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合作等关键领域为抓手,推动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
新闻发布会现场。杜佳徽 摄
全力推进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
高速公路方面,连接粤港澳大湾区通道的南宁至湛江高速公路、南宁至横县高速公路已全面开工,预计将于2023年实现正式通车。铁路方面,南宁市高铁已实现3小时通达大湾区核心城市。南宁至崇左城际铁路已于12月5日正式运营,通过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项目(GTC),南宁站至吴圩机场仅需12分钟,大幅缩短市民出行时间,填补了广西空铁联运的空白。水运方面,“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于今天实现试通航,标志着南宁至粤港澳大湾区可全线通行3000吨级船舶。“南宁—广州”货运班列已开行,六景港—大湾区水铁联运航线实现常态化运营。信息通道方面,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目前在建重点项目56个,1-11月累计完成投资约53.92亿元,约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1.28%,预计年内新增一批竣工项目。
加强产业融合对接,提升产业协同发展水平
1—11月,南宁市驻点大湾区招商队伍签约项目122个,总投资额940.5亿元;“湾企入桂”签约项目63个,总投资额430.76亿元;新设港澳企业100家,合同外资额约9.14亿美元。成功引进深圳比亚迪在南宁投资建设多个项目,推动曦华科技汽车芯片产业研发制造基地等一批湾区强优企业投资合作项目落户南宁。
南宁经开区管委会与广州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在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共筑“空中丝绸之路”。粤港澳大湾区农副产品保障基地建设加快,全市有11家产品通过“圳品”评价,6个农产品基地被认定为供深农产品示范基地;龙光东盟生鲜食品智慧港项目预计今年底试运营;中国东盟生鲜交易中心项目引进广州水产集团等优质企业12家,进口贸易品种已从一个增至六个。1—10月,南宁市对香港进出口271.1亿元,实际利用港澳资48690万美元,占全部到位外资的74.96%,同比增长103.16%
深入拓展强化教、科、文等公共服务交流合作
深圳市福田区6所学校与马山、上林、隆安等脱贫县6所学校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利用粤桂帮扶资金建设上林县白圩镇覃排小学、古登小学教学楼、隆安县创业园配套学校等项目,助力优化提升农村教育条件。积极构建“两湾”协同创新体系,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合作共建力合科技南宁园,累计引进在孵项目35个、高层次人才56名,已获得及申请中专利39项;南宁市—中关村深圳协同创新中心今年新入孵创新企业25家,新落地大湾区企业17家。重点文旅项目南宁市牛湾文化旅游岛建设加快,截至11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8.1亿元,南宁·中国东盟黄金珠宝特色街已开工,城市展厅已建成开放。
下一步,南宁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自治区“1+1+4+3+N”目标任务体系,围绕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核心城市目标,稳步推进我市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工作迈向新阶段。(覃莹莹 来源:南宁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