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与人文的交响

时间:2022-12-15来源 : 广西日报作者 : 林雪娜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宋代学者王正功写下的佳句,为后人传诵至今。

如今的桂林,不仅有“甲天下”的山水,更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这个冬天,2022桂林艺术节温暖了整个城市。在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向世界级旅游城市进发之际,艺术家们热情满怀为这秀美名城注入艺术之韵,他们从四面八方而来,以青山为幕,借绿水搭台,奏响山水与人文的交响。

精彩戏剧在桂林奇山秀水间上演。本报记者 周军 徐天保  摄

根与脉

冬日的桂林,暖阳和煦。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田汉先生的后人欧阳维重游桂林,有如“回乡”。

欧阳维重访祖父、外祖父曾经居住的地方,映入眼帘的已是一派现代化景象。虽然与桂林重逢几回,但此次疫情后重游,令他感到亲切而欣喜。

看到新修缮好的广西省立艺术馆,他说:“就是这个模样!”

坐在馆内观看了2022桂林艺术节开幕式创意演出,他满怀激动之情:“惊喜,感动!”

当“西南剧展”的场景在整个剧场重现,欧阳维感觉恍若穿越时空看到先辈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78年前,广西省立艺术馆落成之日,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在此开幕。倡议人欧阳予倩、田汉等艺术家组织西南八省上千名戏剧人,演出了近百日、上百场戏剧。彼时,国内响当当的戏剧家与文学家云集于此。这场人数之多、规模之宏、声势之壮、时间之长的“西南剧展”,被誉为“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盛举”。

78年后的今天,欧阳维置身于先辈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无数前辈身影历历在目,他们如同不熄的火焰,永远青春,从未走远。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也是一座城市的气脉。

令欧阳维始终铭记的,是前辈们的艺术理念与精神情怀。欧阳予倩先生所言的“为人生的艺术”,一直令他念念不忘。他说:“艺术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不是追求形式的艺术,而是追求人的精神,有美育、教育和抚慰人心的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艺术。”老一辈艺术家们一生与艺术结缘,始终怀揣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西南剧展’不仅是戏剧,那是抗战文化的高峰,是在国家困难时期,文艺先锋不畏强敌、不怕困难、艰苦拼搏的奋斗精神,更多的是民族的精神凝聚,今天我们赓续文脉精神,向经典致敬。”此次艺术节艺委会主席、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说道。

因为这一方秀美热土,因为“西南剧展”的文脉延续,因为老一辈艺术家们的缘分,身为艺委会成员的他们对桂林“情有独钟”。令郝戎十分感动的是地方党委政府对文化发展的热情与信心:“我们感受到广西对文旅发展倾注的心力,有了地方的重视,相信桂林艺术节能成为广西的文化名片。”

景与人

20年前,知名导演王潮歌来到桂林,看到这里山如画、水静流,城在景里、景在城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恬淡而悠闲,令人心悦神怡。

当时,王潮歌受邀来桂林做一台晚会,看到如此美景,她将晚会地点选择在了象山景区。这台“欢乐漓江”晚会便是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前身。

“天人合一”是王潮歌对桂林山水人文的深刻印象。在她的印象中,这一点也体现在《印象·刘三姐》中朴实的渔民们身上。当时,演出有几个村的渔民参与,令她感动的是,有的渔民从远处村屯划着竹筏逆流而上。就这样,渔火、渔民、鸬鹚等,都成了自然的演员。这台演出开创了中国山水实景演出的先河。

“《印象·刘三姐》至今常演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为山、水本身就是演员,人们生活形态本身就是演员,这也是最打动人的。在我们创作团队看来,桂林带给人‘天人合一’的山水、劳作、人民的‘印象’是至高无上的。”王潮歌说道。

此次艺术节,桂林的山水风景也成了舞台的背景。艺术在桂林山水间徜徉,风景与观众相得益彰。夜幕下的象山漓江边,浪漫的西洋爵士令人陶醉;七星岩溶洞内,动感手碟与钟乳石产生共鸣回响;桂海晴岚青山为幕绿水搭台,外国友人在青山秀水间惬意欣赏音乐……

正如王潮歌所言:“艺术是有土壤的,艺术是人的精神需求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粮食。桂林是一片沃土,它可以生长这样的梦想。”

当风景与人文交融,当“甲天下”的山水与时尚音符同频共振,奏出一曲穿越古今、中西合璧的交响。

在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师赵淼的深切感触里,这里的风景人文深厚,这里的山水可以拥抱,这里的大街小巷、山水之间到处都可以是舞台。他憧憬着:“今后可能就在街角一个小山下,就能搭建一个舞台,观众可能就在马路对面,这里有人来人往的烟火气息,远处山上可能一首古曲响起,一个故事就开启……”

神与韵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文脉,一片山水有一片山水的神韵。如今,艺术也成为一座城市文明与发展的重要标志。

爱丁堡艺术节、阿维尼翁戏剧节、奥地利艺术节……在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刘杏林的印象里,国际上有许多著名的艺术节,有的是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有的是在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都给人提供重要的参照。世界各地的艺术节与地域有关系,因地制宜办出特色,还需要有世界眼光。

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到世界级旅游城市进发中,如何最大程度地挖掘桂林的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加以融合提炼,如何以世界眼光锻造出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神韵与风采?

在刘杏林看来,桂林的山水风貌是独有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值得重视的一个方面,此外还要重视珍贵的人文遗产。这就需要建立在历史文化上,建立在跟社会文化肌理相互参照的关系上,建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里。这是历史积淀的必然,是文化积累的映射,也是桂林艺术节延续的生命力。在日益国际化的时代,除了有历史的积淀,还要有新的创造,要不断创造符合当今审美的艺术作品,要用世界的眼光看待我们的文化,用国际的标准衡量我们的创作。只有这样,才能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不断前行。

近年来,国内一些老牌旅游城市成为电影、文化、艺术活动青睐的承办地。此次艺术节协办方负责人、北京中鼎华艺艺术总监尹璐认为,一方面因为这些城市本身具有成熟的旅游条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文化艺术也反哺了城市,给予城市精神营养,塑造了城市的气质,由此吸引了更多人慕名而来。就桂林而言,山水与人文交织在一起,这座城市的温度就不一样了,浓厚的人文色彩也是人们爱上这座城市的精神基石。

随着年轻一代逐渐成为艺术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主力军,“年轻态”“国际化”也构成了桂林艺术节的主基调。

赵淼期盼:“今后将通过驻地艺术家计划等,让更多年轻人在这里找到施展才华的创业舞台。艺术节不仅是艺术家的平台,更是广阔大众的平台,艺术赋能了这座城市气质,孕育人精神之向往,希望有更多的人与产业来到这里,让天南地北的人们品一品桂林的味道、闻一闻桂林的芬芳,汲取创作的灵感与养分,在这里生发‘艺树之花’。”(记者 林雪娜)

(责任编辑:曹洋)
文化旅游 Cultural Tourism
文旅东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养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