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博白县双旺镇党委政府把发展荔枝产业作为富民兴村的大事来抓,在全镇逐步形成了连片规模化促进发展的经营模式,一幅生机勃勃的万亩“新雨山头荔枝熟”图景正铺展开。这也凝聚了该镇人大及人大代表的不懈努力。
为什么要发展荔枝产业?
——把握优势转变思路
双旺镇杂牌荔枝居多,没有品种优势,特别是荔枝丰产但不丰收,荔农“望果兴叹”“果甜价苦”现象比较突出。
近年来,该镇人大围绕推动乡村振兴各方面工作选好监督议题。通过征求镇党委政府和群众意见建议,镇人大把做大做强做优荔枝产业工作等作为年度监督内容的重点。坚持每个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人大主席团会议,围绕如何发展壮大荔枝产业听取推进情况,提出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建议。同时,在开展人大代表活动日调研、外出学习取经、立足当地实际的基础上,多方收集荔枝协会和种植大户的意见建议,广泛动员,带动群众进行品种改良。截至目前,该镇共有1.15万多亩荔枝,其中“妃子笑”一万多亩,其他品种约1500亩。
荔枝产业怎样发展做大?
——生态打底实干为要
“我的荔枝种植基地有30多亩,亩产量约1250公斤。”该镇邦杰村龙颈队荔农邓博华介绍道,他成立了一个家庭农场,优先安排该镇村民在农场务工。
据悉,双旺镇人大及人大代表坚持“我为荔农办实事”,以“工业重镇、教育强镇、商贸富镇”为抓手,以“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为纽带,以“线上+线下”为主要手段,推动“妃子笑”畅销到浙江等地,做强荔枝品牌,打造荔枝大产业,解决荔枝生产技术含量低、产品营销难等问题,集中力量干好原料、生产、销售、包装四件事,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
荔枝产业将带来什么?
——人大发力产业提质
“人大代表给‘荔’,荔枝一年比一年卖得好。去年实现‘增产又增收’,今年更加‘卖出水平’。”白平村大吉纽队李永志这一季的荔枝预计可以为他带来20万元的收入。该镇人大代表邓二龙积极引导果农淘汰杂牌荔枝,推广“妃子笑”,并提供嫁接技术,改变了以往荔枝丰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荔枝也成为了邦杰村龙头产业,预计今年该村荔枝销售收入可达一千万元。
该镇人大及人大代表每年联络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等部门,举办荔枝种植技术专题培训班,农技指导员根据当前的天气特点、荔枝生产情况,传授现阶段及下一步荔枝种植和管理技术,并围绕荔枝开花的管理技术与管理措施与参训果农进行经验交流。此外,该镇人大积极为收购商和荔农搭建购销桥梁,拓宽果农的荔枝销路,保障果农的钱袋子,联合全国各地的荔枝收购商常驻白平村小平队收购荔枝,尽量减少中间环节,让荔枝尽快从“田间”走向全国,最大限度的提高荔农的收入,让“妃子笑”变为“荔农笑”,让荔枝变为果农富民富足富裕的“励志”故事。(李丽娇 蒋小武)
(责任编辑:覃逸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