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区建成18.62万亩高标准农田

时间:2023-05-17来源 : 广西日报作者 : 周珂 蒙钊钧

近日,在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六松村,一条全长约6公里的水渠穿插在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中,从达开水库引进源源不断的水源,滋润着青葱的水稻。该村承包约400亩水稻的种植户邱棋周说:“高标准农田建好后,灌溉用水直接通过三面光水渠流入田里,机耕路宽敞又平坦,不仅大大节省灌溉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水稻亩产量还能增加50公斤左右,大家都拍手叫好。”

港北区是广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素有“广西粮仓、鱼米之乡”之称,耕地面积56.61万亩,农田连片,土地肥沃,适合连片发展现代农业。如何让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更高?港北区打破原有农田划块,重新调整农田分配,并取得了群众的支持和配合。

在创建过程中,港北区通过实践探索,创新建立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村民代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五方研讨机制”,引导团队成员、施工方、基层群众等多元主体各抒己见,全程参与项目建设,群策群力研讨解决田块怎么并、项目怎么建、建后怎么管等难题。目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8.6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3%。

港北区农业农村局农村股股长何芳介绍,在定期召集“五方”代表对“智慧农田”建设方案进行研讨时,恰逢贵港市提出大力发展小龙虾产业,推广稻虾轮作发展模式,大家提议将“智慧农田”建设与小龙虾产业结合起来,建设“智慧农田+稻虾种养”示范基地,在种植双季稻的基础上,利用冬闲田发展稻虾种养。“目前引进6家稻虾种养企业,建成14个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基地,辐射带动成品虾养殖2万多亩。预计今年小龙虾平均亩产150多公斤,利用冬闲田养殖2批小龙虾利润可达8000元/亩。”

同时,港北区还制定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制度,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工程建后管护,通过安装气象站、物联网虫情测报灯、水质传感器、太阳能杀虫灯等设备,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3S技术等进行App全程监控、产品溯源智能化管理,实现机械化农业向智慧农业提档升级。目前项目已完成建设并已通过验收。

近年来,港北区努力打造“高标准农田+智慧农田”示范区,建成广西首个“智慧农田+稻虾种养”示范基地,获自治区2021年度“乡村振兴+行动学习”示范点称号,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园区、国家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区和全国主要农作物(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记者 周珂 通讯员 蒙钊钧)

(责任编辑:曹洋)
文化旅游 Cultural Tourism
文旅东盟 Guangxi & AS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