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创业带就业 助推乡村振兴

时间:2023-01-30来源 : 广西日报作者 : 罗琦 刘慧颖 李东豫

原标题:促创业带就业 助推乡村振兴

——第八届广西创业大赛获奖项目的背后故事

广西创业大赛作为全区创新创业领域规模大、参与度高、影响力广的赛事之一,一直坚持搭建创业资源对接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2022年是广西创业大赛举办的第八个年头。全区共有952个创业创新项目报名参赛,展现扎根八桂大地、抢抓发展机遇、勇立“双创”潮头、促进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心和勇气,充分彰显了创业创新赋予的激情与活力。

近日,记者走进部分赛事获奖项目团队,了解其背后精彩的创新创业故事。

蹚出新路子 ——科研助力蚝产业

钦州是我国大蚝的主产区及苗种供应地,素有“中国大蚝之乡”之称。但天然的蚝苗好不好,完全看天吃饭,这一问题也困扰着不少大蚝养殖户。

如今,由北部湾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和指导老师组成的“蚝种子”团队,利用所学知识服务大蚝生长,并通过育苗、中培、育种等研究,把成果转化到产业上,有效助力了当地大蚝产业高质量发展。

每一周,北部湾大学渔业发展专业在读研究生贾真和他的同学都会保持前往育蚝车间忙碌的习惯,期间主要工作是对蚝苗生长进行观察和跟踪记录。

传统大蚝的育苗过程,一般从育苗车间培育后,会直接投放到海里养殖,但“蚝种子”团队的做法却有所不同。“蚝苗在育苗车间附着之后,就会马上移到池塘里,因为池塘里的鱼虾可以肥水,蚝苗在这样的环境里,一个月的生长速度顶海上的半年以上。”贾真解释道。

“蚝种子”团队成立以来,已先后与北部湾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大蚝良种规模化繁育工作,并通过选种、引种和杂交等育种手段,改变了原有天然采苗方式,培育出生长快、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的大蚝优良苗种。

在实现项目团队利益的同时,所提供的优质高产的大蚝种苗也有效带动了养殖农户增收致富。“产量增加了不少,现在一个蚝排平均是两亩,原来最多只能收成3万公斤,现在最少也有6万公斤。”谈及“蚝种子”团队所给予的帮助,养殖户郑宏明一五一十地算起了细账。

据了解,目前“蚝种子”团队所生产的新品种蚝苗已经带动300多个养殖户,实现增收致富,增加产值3000多万元。此外,团队通过技术培训和产业示范,至今已经帮助50多户困难转产渔民养殖大蚝,用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

激发新活力——“福绵裁缝”鼓钱袋

劳务品牌作为稳定和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规模的重要手段,纳入国家规划高位推进。在第八届广西创业大赛中,来自玉林市的参赛方——广西途能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所实施的“福绵裁缝”项目获得了劳务品牌专项赛二等奖。

作为“世界裤都”的玉林市福绵区,服装产业已经发展多年,现由半工半农转向工业化发展。随着用工缺口日益增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福绵裁缝”劳务品牌应运而生。

“福绵裁缝”劳务品牌,系为纺织服装产业工人提供国家标准职业技能培训和推荐就业的服务平台,亦是2022年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重点建设内容。2022年,“福绵裁缝”劳务品牌完成了6000多技能人才的培训,其中脱贫户有70多户。

该公司在所实施的“福绵裁缝”项目中,通过联合院校和园区出口企业建立政校企“就业发展联盟”,开发缝纫工、裁剪工工种和鉴定标准体系,填补服装产业技能培训领域的空白,极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招工难、城乡居民就业难的难题。

刚刚过去的2022年,对于谢小玲而言,是开启全新生活的一年。得益于在玉林市福绵服装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基地参加裁缝培训的经历,以往总是外出打零工的谢小玲如今通过裁缝的相关技能加持顺利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自己的生活终于慢慢踏上了正轨:“技能学成之后,我顺利进厂工作了,工作地点就在家附近,我可以工作照顾家两不误。”

“作为技能培训方,我们经过细致的调研实践,把全产业链的工种,比如绣花、纺线、封边、包装等一系列技能要求规范和鉴定方案开发出来。”该公司总经理苏初秋说。

“福绵裁缝”项目,如今已带动和影响全区十几个县(市)的服装产业。“大伙都相继来到我们这里学习技能培训经验,我们也输出了自己的技能教材和培训体系,进一步做好创业培训、师资培训、师资轮训、学员培训等职业培训任务。”苏初秋介绍。

擦亮“金招牌”——非遗技艺放光彩

近年来,随着横州市茉莉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茉莉花茶及其窨制工艺也不断绽放生机、迸发活力。横州的茶企抢抓机遇,深入挖掘茉莉花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品牌价值和竞争力。

曾成功申报横州茉莉花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莉香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在深耕茉莉花产业品牌的道路上实现了飞跃的典型代表。在第八届广西创业大赛中,该公司向评委和观众展示了“茉莉花非遗传承产业发展”项目是如何助推乡村振兴的。

在茉莉花采摘期,公司每天要收购茉莉鲜花2.5万公斤,支付茉莉花款达上百万元;每年给农户带来2000万元以上收入;提供就业岗位236人,临时工人劳动力达650人;与800多户花农签约种植1万亩茉莉花地,并提供种苗及培育技术支持,让花农年收入提高10%以上……

“我们不但要把非遗的技艺传承好,还肩负着茉莉花产业技术创新的担子,所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每年都投入很大的资金,也是为茉莉花茶业可持续发展作贡献。”该公司董事长、横州茉莉花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谢大高介绍,目前公司在南宁、广州、南京等地设立研发中心,公司的发展策略也从传统花茶市场逐步转向新式茶饮市场,希冀横州茉莉花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能被更多年轻顾客所熟知。

“非遗的工艺针对的是传统的茉莉花茶,但是非遗的产品要变得更加流行,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难得的机遇。”该公司副总经理彭浩表示,今后将继续坚持深入挖掘茉莉花茶制作技艺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在挖掘中传承,在利用中保护,组织开展非遗系列活动,为茉莉花茶产业及其产业链的扩大与延伸注入优秀文化遗传元素,助推产业的壮大与发展。(记者 罗琦 通讯员 刘慧颖 李东豫)

(责任编辑:曹洋)
文化旅游 Cultural Tourism
文旅东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养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