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西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步伐全面加快
兴水促发展 治水惠民生
水兴则邦兴,水安则民安。
冬日,在桂平大藤峡峡谷的出口弩滩,总投资339亿元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这仅仅是一大批打基础、管长远、利发展、惠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设的一个缩影。即便是当下的隆冬时节,建水库、筑大坝、固堤防、修渠道……江河湖畔、广袤原野、大山深处,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水利建设高潮随处可见,呈现出一派实干奋进景象,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自治区水利厅供图
左江治旱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自治区水利厅供图
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自治区水利厅供图
这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投入——2022年,全区在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总投资规模达700亿元,截至2022年12月,累计完成投资543亿元,中央投资计划完成率达98.2%,为近年最高水平,年度水利发展资金绩效评价获财政部、水利部评为优秀等次。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重要节点接连实现,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速。
桂西北治旱百色水库灌区工程。自治区水利厅供图
落久水利枢纽工程。自治区水利厅供图
这是强基础、提水平的一年。年内新开工建设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和龙云灌区,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顺利通过二期蓄水验收、右岸首台机组提前两个月投产发电,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如期完工通水,驮英水库基本建成并通过下闸蓄水验收,百色水库灌区工程6条隧洞全部贯通,西江干流治理工程12个子项基本完工。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平陆运河灌区、邕北灌区、屏山水库及灌区等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获国家倾斜支持。广西作为西部唯一省区入选全国第一批7个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试点,规划项目总投资4551亿元。
广西西江干流治理工程。自治区水利厅供图
玉林市龙云灌区工程。自治区水利厅供图
拧成一股绳,谋求新作为。水利工程点多、面广、量大,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重大水利项目建设,自治区水利厅组织编制攻坚方案,坚持抓项目、抓投资、抓完成,奋力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重任如山,只争朝夕。
坚持高位推动,开展项目建设攻坚。2022年4月12日自治区政府印发《2022年广西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攻坚行动方案》,由自治区层面总领统筹推进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任务和节点目标并定期督办主要问题协调解决情况,确保年度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加强部门联动,合力推进攻坚。定期由自治区领导牵头,组织中直、区直以及有关设区市共同研究部署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工作安排,协调解决主要制约问题。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履职尽责,指导并服务好各重大水利项目的建设资金、用地报批、专项穿越等工作,为顺利推进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开展会商调度,压实地方建设主体责任。自治区水利厅与各市政府建立了定期会商调度制度,就项目建设的主要困难和问题逐项会商。与地方政府一道攻坚克难、集智攻关,解决了一批制约工程推进的主要问题,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工程建设。
深入工程一线,加强帮扶指导。自治区水利厅对重大水利项目全面实行“一表N单”清单式管理,分类建立问题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采取逐日调度的形式跟踪现场建设情况。采取现场帮扶指导的方式加强监督指导,指导项目法人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督促参建各方投入施工力量,力保工程建设现场有序推进。
促发展,惠民生。2022年,我区成功应对7次致灾强降雨和3次台风影响,全区山洪灾害连续3年实现人员零死亡,水库水电站无一垮坝,重要堤防无一决口。一项项水利工程的建设投用,产生了重大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为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建部分重大水利项目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项目的标志性工程,工程位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黔江河段大藤峡峡谷出口弩滩上,是一座防洪、航运、发电、补水压咸、灌溉等综合利用的流域关键性工程。工程建成后,可进一步对提升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有力保障下游粤港澳等地防洪及供水安全,有效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14年11月召开工程建设动员大会。截至2022年底,左岸工程完工投入运行;右岸工程2022年4月通过右岸建筑物52米高程挡水阶段验收,实现全线挡水;2022年9月通过水利部主持的二期蓄水(61米高程)阶段验收;2022年11月右岸首台机组并网发电;重大节点目标均如期实现。2020年工程下闸蓄水以来,防洪、航运、发电、流域生态保护、保障澳门及珠三角供水安全等方面的效益已经显现,在去年珠江流域压咸补淡应急补水调度、防御西江编号洪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
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是《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提出的新建大型灌区工程。是大藤峡水利枢纽的配套工程,范围涉及武宣县、兴宾区、桂平市、平南县等4个县(区、市),均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规划发展的重点区域,桂平市、平南县以及兴宾区列入了《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的产粮大县名单。大藤峡灌区涉及范围不仅是广西主要粮食基地,也是糖料生产基地之一。工程建成后可有效发挥大藤峡水利枢纽的灌溉供水效益及区域水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对保障区域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改善移民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00.1万亩,其中改善灌溉面积48.4万亩,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51.7万亩。
2022年6月6日工程开工建设,9月17日主体工程开工建设。截至2022年底,累计完成投资4.39亿元,正在进行管道铺设安装工作。
左江治旱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
左江治旱驮英水库及灌区工程位于左江水系的明江支流公安河上游河段,规划灌区范围涉及崇左市江州区、扶绥县、宁明县等3个县(区)21个乡镇。工程开发任务以灌溉、供水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水库总库容2.2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51亿立方米,灌区设计灌溉面积84.12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32.50万亩、恢复灌溉面积21.8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9.75万亩。工程建成后,通过与灌区内已有水源工程联合调度,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将对改善左江旱片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起重要作用;同时将提高区域内农村饮水安全标准,为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区、崇左工业区(新区)供水;还可利用水力资源发电,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2022年底,累计完成投资67.81亿元,占批复概算总投资的101.88%。驮英水库部分已基本建成并于2022年12月通过下闸蓄水验收,总干渠和四大干渠全线贯通,支渠建设全面提速。
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
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位于红水河中下游两岸,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为红水河左岸灌片,主要包括总干渠、北干渠及支渠,设计灌溉面积55万亩,范围涉及来宾市忻城县、兴宾区及合山市。二期工程属国务院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为红水河右岸灌片,主要包括南干渠和支渠,设计灌溉面积74万亩,涉及来宾市兴宾区和南宁市的宾阳县。一期、二期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28万亩,可解决121万人口的饮水问题,同时也为沿线的产业发展提供水源保障,为改善旱区的生态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截至2022年底,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的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12月通过通水阶段验收,将在今年春灌前逐步发挥效益。
桂西北治旱百色水库灌区工程
桂西北治旱百色水库灌区工程位于桂西北旱片百色市境内右江河谷。工程任务为农业灌溉及城乡生产生活供水,充分发挥百色水库工程效益。工程为大(2)型灌区,由百色水库引水工程和百色水库下游右江提水工程两部分组成,从百色水库引水,以及在田东县林逢、保群右江岸边(鱼梁航运枢纽库区)建设2座提水泵站,通过总干管、北干管、南干管、林逢干管和保群干管等5条总长138.62公里干线,连贯该灌区内现有的9座水库和4个引水工程,设计灌溉面积59.2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49.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0万亩。灌溉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等三县(区)12个乡镇(街道)135个行政村沿河两岸59.2万亩耕地及果园,并对右江灌区进行补水。灌区建成后将对提高右江河谷粮食、甘蔗、水果、蔬菜产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城镇供水水源条件,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截至2022年底,累计完成投资38.23亿元,占批复概算总投资的92.23%,完成管道安装超300公里,占任务总量的近90%,干管6条隧洞全部贯通,保群泵站和林逢泵站建成发挥部分效益。
落久水利枢纽工程
落久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的柳江流域支流贝江河下游融水镇新安村长赖屯,是一个以防洪为主,兼顾城镇供水、灌溉、发电和航运等综合利用工程,为大(2)型水利工程。总库容3.46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5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4.2万千瓦,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8.84万亩。灌溉渠首设计流量6.52立方米每秒,向融水县城供水设计流量0.87立方米每秒。
2015年9月工程开工建设,截至2022年底,累计完成投资35.28亿元,占批复概算总投资的99.10%。工程于2020年10月下闸蓄水,2021年5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现已建成并全面发挥防洪发电效益。累计发电量达1.99亿千瓦时,参与4次防洪调度,累计拦蓄洪量达3.27亿立方米,极大地减轻了柳州市区的防洪压力。
广西西江干流治理工程
广西西江干流治理工程由13个子项目组成,涉及梧州市城区、藤县和桂平市。工程任务是在现有防洪工程基础上,通过新建和加固堤防、岸坡防护、排涝等,提高西江沿岸防洪能力,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截至2022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6.33亿元,占批复概算总投资的98.85%。目前12个子项基本完工,完成的堤防和护岸建设超过46公里。
玉林市龙云灌区工程
玉林市龙云灌区工程位于玉林市,地处珠江流域西江支流北流河和独流入海的南流江中上游,灌区范围是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基地,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重要节点城市和新兴工业城市,也是广西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随着近年城乡生活及工业用水需求日益增加,挤占了原灌区的农业灌溉和河道内生态用水,致使农业灌溉水量不足、抗旱能力降低,南流江因引提水量过大而导致水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甚至出现断流现象。工程建成后,可改善周边农业灌溉条件,合理配置区域水资源利用,提高城乡生活及工业用水需求,保障粮食生产安全,退还被挤占的河道内生态用水,改善南流江生态环境,同时对支撑广西北部湾新兴工业城市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工程设计灌溉面积51.4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18.8万亩,恢复灌溉面积9.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3.6万亩。
2022年8月16日工程开工建设。截至2022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0.31亿元。已完成中甘岭水库三副坝坝体工程和五副坝主体工程。(自治区水利厅)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