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马蹄上市时。1月7日,记者走进贺州市平桂区羊头镇金竹村,只见又高又直的马蹄苗早已脱下“青葱外套”,齐刷刷变装金袍,密集倒伏着将田地覆盖。冬日暖阳下,连片的马蹄田折射着浅金色的光亮。
在田里,村民李荣力铁靶一插,双手用力往后一带,翻起一大块泥巴,上面布满了圆鼓鼓的马蹄。
“冬天挖马蹄是一件既辛苦又开心的事。”他告诉记者,挖马蹄不难,就是费体力,并且只能靠人工采挖。据介绍,以前这里的农户种植马蹄主要满足自家食用,现在马蹄不仅形成产业规模,还有了品牌,很多公司的老板会直接来到地里收购。
这里所说的品牌,就是平桂区的名优特产,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芳林马蹄”。因平桂区马蹄最初种植地起源于该区沙田镇的芳林村,大家便习惯性称其为“芳林马蹄”。
“去年我家一共种了100多亩的马蹄,每年都是6月份种,到第二年的1月份收。”罗亚五是金竹村的马蹄种植户,两年前因看好家乡的马蹄产业发展,便决定放弃外出务工,回乡承包土地种植马蹄。
罗亚五介绍,光是种植和采收马蹄每年已是忙得不可开交。“今天请了20多位村民来帮忙挖马蹄,从早上7时30分开始,一直干到下午5时30分收工。”罗亚五每天安排工人采挖马蹄,根据个头大小分装成袋,每袋约重62.5公斤。
“我爱人正在冷库那边整理马蹄,等加工厂的老板来收。”顺着罗亚五所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在距离马蹄田的不远处有一幢3层楼高的村居民楼,房屋的外立面瓷砖崭新,背面还有一层约100平方米大小的冷冻储存仓。
据了解,个头大的马蹄主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甚至是海外市场,小个头的就出售给当地罐头加工厂。“我们的‘芳林马蹄’越来越出名了,今年也很好卖。”罗亚五说。
这是近年来,平桂区进一步发挥品牌农产品带动作用,延长产业链条的生动写照。目前,平桂区已发展成为全国主要的马蹄生产基地之一。该区还通过引进外资企业、培育壮大本地龙头企业等途径,发展马蹄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马蹄产业升级。现已有中农、绿全、润腾翔、广西盛鲜食品等6家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从事马蹄加工生产,加工后的“清水马蹄”罐头远销欧美及日本市场,年创汇8000万美元。(记者 夏晓云 骆怡 通讯员 陶胜平)
(责任编辑: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