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八桂风华 启未来篇章

时间:2022-12-29来源 : 广西日报作者 : 蒋林

原标题:叙八桂风华 启未来篇章

——探访改扩建后的广西博物馆

连日来,尽管冷空气频繁来袭,但市民们到广西博物馆“打卡”的热情与日俱增。经过四年的改扩建工程,11月29日,广西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这座已有88年历史的博物馆正在以全新面貌,为广大观众献上八桂文化盛宴。

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欣赏翔鹭纹铜鼓。(广西博物馆供图)

观众在“广西古代文明陈列”感受用数字化技术展现的花山特效。(广西博物馆供图)

广西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广西博物馆供图)

广西博物馆观众服务大厅。(广西博物馆供图)

始建于1934年的广西博物馆,是广西历史最悠久、馆藏珍贵文物数量最多的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多年来,该馆始终坚持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积极推动着广西地区文化、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2019年1月,为提升综合实力与公共服务功能,广西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正式开工。改扩建项目完成后,广西博物馆无论是在场馆建设、陈列展览,还是公共服务等功能方面,都更好地呈现了时代新风貌,反映了时代新主题,回应了时代新需求。

数字光影技术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

广西博物馆原有的这栋陈列大楼建成于1978年,是当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的献礼项目。作为广西人心目中最初的文博记忆,一直矗立在南宁市的中心地带,向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传播广西历史文化,讲好民族团结故事。此次改扩建工程,秉承着“建新如故”的理念来开展建设,在继承原址风貌、保留经典怀旧景观的基础上,对博物馆现有的主体建筑进行加固和扩建。在以独特方式向旧建筑致敬的同时,也充分保留了社会公众对于城市的历史记忆。

从广西博物馆东门入口进入馆内,清新明亮的八桂气息扑面而来。外墙上的“刀片式”结构和壮锦“四凤朝阳”暗刻浮雕,从1978年保留至今、高达三层楼的大王椰和木棉树瓷片壁画,文物苑里原汁原味的风雨廊桥、吊脚楼群等民居建筑,这些“熟悉”的景致一一呈现在记者眼前。

步入陈列大楼,记者依次参观了该馆的基本陈列“广西古代文明陈列”,专题展览“合浦起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陈列、“釉彩斑斓——馆藏瓷器陈列”、“匠心器韵——馆藏工艺珍品陈列”,及特别展览“我们这十年——新时代广西文化旅游发展成就图片展”、“三秦华章光耀四方——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南方诗意——广西油画风景精品邀请展”。

据记者了解,广西博物馆作为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含古籍)有10万多件(套),时间跨度长达80多万年。改扩建后,广西博物馆的展厅面积由原来的4000多平方米扩展到了1万平方米。可以展出的文物数量也随之增加,由原来的600多件增加到3000多件。许多从前深藏于库房的文物,现在也有机会与市民们见面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展出文物中的绝大部分还是第一次和大家见面。记者在二楼“广西古代文明陈列”展厅中看到,不少市民正围在羽纹铜凤灯前驻足欣赏。在羽纹铜凤灯的旁边,显示屏通过数字化还原了“亮灯”的场景,让人目不转睛。羽纹铜凤灯是西汉时期的环保灯具,出土于广西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作为广西博物馆的“网红”文物,市民们对于羽纹铜凤灯并不陌生。广西博物馆的LOGO就是以羽纹铜凤灯为元素进行设计的。市民杨先生表示,自己还是第一次看到羽纹铜凤灯以一对的形式展出。“广西古代文明陈列”作为新馆规模最大的展览,也是第一个以通史体例来讲述广西历史的陈列展览,展出文物多达988件(套)。该陈列汇集了近年来广西考古的最新成果,从史前先民开创的手斧文化到秦汉时期的南北交流,从隋唐两宋时期的区位发展,到元明清时期在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全面讲述了波澜壮阔、辉煌灿烂的广西古代历史,突出广西“悠久、多元、融合、开放、同心”的特点。不少市民纷纷表示,通过参观展览,学习到许多关于广西的历史知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市民何小姐说:“广西作为中华大地的南疆国门,不愧是一个团结奋进、勇于创新的地方。看完展览之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走出“广西古代文明陈列”展厅,记者又走进同在二楼的专题展览“釉彩斑斓——馆藏瓷器陈列”、“匠心器韵——馆藏工艺珍品陈列”,及特别展览“三秦华章光耀四方——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的展厅。

“釉彩斑斓——馆藏瓷器陈列”以“釉”和“彩”为主线,通过聚焦馆藏宋元明清时期各类瓷器,反映出各个时期社会审美的变化以及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匠心器韵——馆藏工艺珍品陈列”则遴选了宋代到民国时期的馆藏工艺文物珍品,包含玉器、竹木牙角器、漆器、珐琅器以及广西本土特色工艺品坭兴陶等,以此展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别具一格的风范。不少市民在参观后纷纷感慨展览中展出的文物无不体现着精致的中国美学。

走上三楼,记者参观了“合浦起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陈列。这个专题展览注重对近年来文物科技检测及学术研究成果的吸收与转换,以见微知著的方式讲述广西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展出的“海丝”文物“出片率”极高。文物摄影师“动脉影”就在其微博里发布了多张该展览中展出文物的图片,吸引不少粉丝前来“打卡”拍照。

记者看到,广西博物馆在各个展厅及服务区域,都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光影技术打造了沉浸式的观展及互动体验,让市民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

互动服务与展览结合打造文博综合体

能为市民们带来丰富多彩的参观体验的,不光有展览,还有各种互动服务。改扩建后的广西博物馆新增了四个互动服务区,全部位于广西博物馆新馆一楼,分别是历史小剧场、儿童考古探秘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创空间等区域。

其中,儿童考古探秘馆是专为少年儿童设计的考古主题互动乐园。通过模拟广西先民的生活、考古探方和文物修复等体验活动,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导他们理解古代文明与现代生活的联系。改扩建后的广西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拥有智能教室、手工区和亲子共享空间等区域。据介绍,智能教室引入了“一平三端”处理系统,能够对“线上+线下”社教全过程进行即时数据采集、云端分析处理和即时结果反馈,还具有直录播和云直播互动功能。

记者走进历史小剧场,一场名为《梦见瓯骆》的博物馆多媒体舞台秀正在演出。这是一种运用全息投影、虚拟现实和3D映射等技术的沉浸式艺术表现形式。震撼的舞台效果,新颖的演出形式,深深地吸引着在场的观众们。

步入文创空间,市民可以一览凝聚传统工艺和博物馆创意于一体的文创产品,将地道的“广西礼物”带回家。还可以在书吧静心阅读文博、历史、民族等各类书籍,让人觉得看书就是一种享受。在未来,广西博物馆将继续推出科普研学、文创市集和节庆展演等活动,为观众提供精彩纷呈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并致力于将互动区域与场馆景致、展览体系有机融合,成为“有景可赏、有展可观、有趣可探、有物可学、有剧可看、有礼可携、有友可聚”的文博综合体。

广西博物馆馆长韦江表示,新馆开放后,广西博物馆将以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充分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今后将进一步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紧扣时代韵律,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的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用传承与突破来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为广西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作出贡献。(记者 蒋林)

(责任编辑:曹洋)
文化旅游 Cultural Tourism
文旅东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养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