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承文脉 焕发时代光彩

时间:2022-09-07来源 : 中国文化报作者 : 宾阳 莫曲

原标题:保护传承文脉 焕发时代光彩

——广西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壮乡特色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形成一些可推广的活化利用经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融入城乡建设的格局基本形成。到2035年,全面建成系统的广西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打造一批凸显桂风壮韵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保护传承工作全面融入广西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

应保尽保,彰显城市文化魅力

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和地域文化的独特展示,是一个城市的人文魅力所在。截至目前,广西共有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7个广西历史文化名镇、51个广西历史文化名村,其中,有9个名镇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有29个名村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录;在已公布的36个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中,有一个街区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不可移动文物10599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1处,历史建筑678处。

“虽然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挖掘和丰富,但是仍存在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底子比较薄弱,地方和公众对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规政策体系不健全,保护体制机制不完善,保护人才和资金缺乏等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谢日万表示,《实施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在城乡建设中系统性地对广西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利用和传承。

《实施意见》提出,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城乡建设中全面保护好广西古代、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和当代重要建设成果,积极构建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和历史地段、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工业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文化遗产、老字号等为主要保护对象,彰显广西特色的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此外,广西强化监督考核,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纳入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把保护成效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任免、奖惩挂钩。

修旧如旧,让历史建筑“开口说话”

作为桂林遗留下的明清时代的唯一一片历史街巷,桂林东西巷保留有众多的名人故居和老字号,还有典型的桂北民居,这正是钟灵毓秀的桂林文脉所在。

东西巷如今已经成为桂林城市新地标,而几年前的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说起曾经的东西巷,家住东西巷附近的桂林市民王先生不禁摇头叹气:“以前,很多老建筑年久失修,巷子里电线乱拉、污水横流、私搭乱建,没有现在这么漂亮。”2013年,桂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发展战略,总投资近8亿元,启动逍遥楼、东西巷的改造项目,在修复东西巷明、清古风貌建筑群的同时,打造了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历史文化休闲街区。

桂林东西巷改造是广西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西不断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积极创新理念、探索实践,推动形成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共识。截至2022年7月,广西已全部完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标志牌设立工作,已完成365处历史建筑的测绘建档工作。与桂林东西巷一样,南宁市“三街两巷”、梧州市骑楼老街等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街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变迁的缩影,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就是传承城市的文脉。”谢日万表示,《实施意见》明确,建立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评估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全域全要素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评估和认定,注重对代表性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加快公布保护对象,形成自治区、市、县三级各类保护对象的“一图一表”;及时做好已公布保护对象标志牌设立、测绘建档等工作,推行历史文化保护对象“身份证”和告知书制度。

《实施意见》还提出,将挖掘凝练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地域特色元素融入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雕塑设计、文创设计等工作中,加强城市整体空间和重点地段建设管控,保护传承好传统文化基因,彰显八桂城市风貌特色,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

融入生活,助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7月23日,来自广东的游客王明与朋友在贺州黄姚古镇的接龙门前打卡:“我们以前来过一次,但对这个门楼没有什么印象,这次来感觉大变样了。”

近日,黄姚古镇成功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创5A级旅游景区过程中,当地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将“沉睡的、古墙后面的”历史文化嵌入到景区空间,增加了鱼龙欢歌、高士其先生、广西日报社旧址、瑶族风情、黄姚第一楼等17处雕塑展陈,以及覃家染布坊、飞虎队、将军归来、鱼龙灯饰等30多幅墙绘,生动展示了黄姚古镇独特的文化魅力。

从“保下来”到“活起来”,近年来,广西通过加强规划引导、改善人居环境、挖掘历史文化、创新活化利用等方式,保护发展传统村落,努力实现农村设施便利化和农民生活现代化同频共振,走出了一条以传统村落保护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对此,《实施意见》明确,实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程、文物展示和利用工程、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工程、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工程五大工程,探索和创新多元活化利用路径,永续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记者 宾阳 通讯员 莫曲)

(责任编辑:覃莹莹)
文旅活动 Tourism Vllage
文旅东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养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