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电的突围
10月11日凌晨一点十七分,国能永福发电有限公司电力交易室的灯光依然亮着。计划党支部书记黄海雄推开窗,夜风裹挟着远处机组的轰鸣声扑面而来。电脑屏幕上,电力现货曲线的每一次波动,都牵动着这个中年男人的神经。“明天午后风电出力下降,我们要抓住这个窗口期。”他对正在整理数据的青年党员李刚说。桌上,七八个见底的咖啡杯无声地记录着这个团队的日常。
破局:从“等风来”到“迎风去”
2025年初的电力市场,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市场化交易规模扩大,传统火电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前我们是等着计划发电,现在要主动找市场。”党员高缘从业十余年,经历了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今年三月,在支部党员大会上,一组数据让所有人皱起眉头。
“必须改变!”在支部党员大会上,支部书记黄海雄的话掷地有声:“我们的‘风光火储’一体化优势,一定要在市场上体现出来。”
攻坚队成立后的首战并不顺利。四月初的一次跨省交易,因对规则理解偏差,他们的报价与成交价仅差0.2元/兆瓦时。“那天晚上,大家谁都没说话,就在会议室里复盘到深夜。”党员李刚回忆道。
挫折让团队更加清醒。他们开始系统地研究市场规则,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分析前日交易数据,每周五的“市场研讨会”雷打不动。渐渐地,交易曲线上的波动不再神秘,而是变得有迹可循。
攻坚:把“硬骨头”啃出味道
七月的一场危机,让团队经历了一场真正的考验。
“储能电站被考核750万。”消息传来时,办公室一片寂静。这个数字意味着大半年的努力可能付诸东流。
那段时间,支部攻坚队的办公室成了“不夜城”。支部书记黄海雄把家搬到了办公室,硬是把“两个细则”翻得起了毛边,“你看这条。”他兴奋地指着文件第38条,“因系统原因导致的考核可以申请减免!”
第二天一早,支部书记黄海雄就带着材料赶往电网公司。第一次沟通,对方表示爱莫能助;第二次,他们带着更详实的数据再去;第三次......当对方负责人终于点头时,攻坚队员们的眼圈都红了。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不懈努力,他们不仅成功减免了750万元考核,还实现收入212万元。“电力营销就是要一度电一度电地抠,一分钱一分钱地挣。”支部书记黄海雄说。
征程:目标引领再出发
团队的付出换来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增发效益电1亿千瓦时,增加收益近739万元。但这些数字在攻坚队看来,只是新征程的起点。
黄海雄指着墙上标注着清晰地的攻坚目标作战图说:“四季度要完成现货交易决策系统升级,明年一季度要启动跨区域绿电交易新机制研究,二季度要实现辅助服务市场收益新突破。
此刻,交易室的电脑屏幕上已经显示出新的交易策略。团队成员各司其职:有人正在核对历史数据,有人在进行市场预测,有人在优化报价方案。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不仅要完成年度发电任务,更要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每一次交易都是新的开始,每一个数据都要精益求精。”李刚边说边在交易系统里输入新的报价。窗外,晨曦微露,新一天的电力交易即将开始,这些电力市场的“攻坚手”们已经做好了准备。(班允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