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上线市场监管准入一体化平台 234项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11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九场),介绍广西市场监管部门实干创新服务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宁金阳 摄)
经营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今年10月底,广西经营主体达464.1万户,其中,今年新登记51.9万户,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民营主体达到444.1万户。主要采取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优化政务服务。持续推进企业开办工作提质增效,依托企业开办平台,将办理营业执照、领取税票、刻制公章、办理公积金、社保、医保、银行开户7个事项整合为1个事项,办事环节由13个压缩到2个,实现“零成本、1个工作日办结”。上线广西市场监管准入一体化平台,推行市场监管领域“证照联办”,把234项市场监管政务服务整合在一个平台,实现“一网通办”,网办率达到100%,整体办事时限压缩60%。同时试点上线“惠企名”“惠企办”等智能应用,打造“边聊边办”服务样板,最快10分钟完成设立登记材料填报,材料一次性通过率超过80%。
二是强化帮扶举措。在全国首创设立“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题银行”服务点,目前设有服务点95个,总共为8.4万户小微主体发放贷款616.3亿元。同时在全国首批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帮扶,对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个体工商户实施差异化帮扶政策,支持个体工商户做优做强,共培育“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2428户。制发“广西市场监管服务监督卡”,上线“经营主体服务网”,制定“亲企亲商”服务指南,为经营主体提供14项在线服务,主动公开3项监督投诉方式,实现“服务、监督、评价”一体化。
三是转变监管方式。在市场监管领域推行“有温度的执法”指导意见,制定免罚、减罚、轻罚三张清单,建立重点监管事项、柔性监管事项、“无事不扰”事项三张目录,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今年以来全系统查办案件4.4万件,其中适用免罚减罚轻罚办理案件1.6万件,占比37.4%。创新推进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管理,广西成为全国首批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创新试点。强化公平竞争执法,纠正各地政府部门不当行政干预行为7起,查处行政垄断性案件数量居全国前列。
四是健全响应机制。线上依托12345热线归并13条热线、整合3个服务平台,线下设置149个专窗,开设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专线,开通12345转1号线专门用于接收经营主体反映问题;设置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专区、专席,实现“一个平台接收诉求”和“快递式”全流程查询。机制运行以来,累计受理处置经营主体诉求超52万件,今年全量工单解决率达95.3%。推动解决拖欠账款6.39亿元、“五险一金”问题18.9万件,获评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先进典型示范案例”和改革攻坚优秀成果,牵头打造的“营商广西·桂在便利”升格为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总体品牌。(宁金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