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壮美广西>

“军迷哥”陈虞文140元的“航母梦想”与一座城市的“精神航母”

2025-11-12 15:22

来源:中国网广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福建舰正式入列,人民海军迈入“三航母时代”。一则关于“26年前,广西钦州一位5岁小朋友捐140元造航母”的“旧闻”再度刷屏网络。这段佳话背后,跃动着一个孩子最稚嫩也最炽热的梦想,更澎湃着一座英雄城市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

一颗投向深蓝的赤诚初心

1999年,5岁的钦州男孩陈虞文,在父亲的影响下,做了一件“大事”。他前后四次跑进邮局,将自己积攒的140元零花钱,寄往解放军总装备部,信封上写着他的心愿:用于建造航空母舰。

1999年,5岁的钦州男孩陈虞文干了一件大事。(钦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要捐钱给国家建航母!”谈及自己当年捐款建造航母的想法,陈虞文坦言,那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北约轰炸,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句稚嫩的话语是一个孩子对“强大”最直观的理解——航母是国防强大的象征!“是不是我们有航母,别人就不敢欺负咱们了?”

2000年初,陈虞文收到了解放军总装备部的回信,款项按规定悉数退回,但随信寄来的鼓励与一张新年贺卡,却在他心中埋下了更深的种子。这颗名为“强国梦”的种子,在此后二十余年里,伴随着辽宁舰、山东舰的下水,最终在福建舰入列时,绚烂绽放。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向他发出了邀请:“26年前,您4次跑进邮局寄出的140元,是一颗投向深蓝的初心……”

中国船舶的邀请函截图。

这份跨越26年的回应,是一个国家对其人民最深沉诺言的兑现。

一片奋进海港的人民壮举

陈虞文捐款支援建设的故事,在钦州并非孤例。若将时光再往前追溯,大家会发现,这种“国家有需,钦州必应”的精神,早已刻入这座滨海运河城的基因。

万吨起步码头施工现场。(钦州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国家未有立项、没有拨款的情况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捐资建港”行动在钦州大地澎湃展开。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学龄孩童,男女老少、干群企业无不踊跃捐款,自愿捐款高达2000多万元,这一笔笔凝聚着汗水和期盼的资金为钦州港打下了第一根桩基,是钦州人将“大港梦”紧紧攥在手心里的决心。

钦州港货运繁忙。 (陈文强 摄)

钦州人民以不等不靠的“钦州精神”,艰苦奋战400多个日夜,硬是在一片荒山野岭和沿海滩涂中建成两个万吨级码头,修建进港一级公路,彻底告别钦州“有海无港、有港无航道”的历史,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钦州速度”。

一座英雄城市的精神血脉

从“万人捐资建港”到“孩童捐资建航母”,形式不同,领域各异,但其精神内核一脉相承。这种精神的源头,可以追溯至更久远的历史深处。

“近百年来多痛史,论人应不失刘冯”。刘永福“三拒总统印”,不畏强敌、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令人肃然起敬;年届七十的老将冯子材临危受命援越抗法,取得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震古烁今。

钦州人民世世代代以英雄为荣。和其他人一样,陈虞文从小在民族英雄刘永福、冯子材的爱国主义精神熏陶下,深刻理解了强国必须强军,强军才能国安。

“刘冯精神”铸就了钦州的根与魂,而血脉中的爱国情怀,更在今天转化为坚实的行动。

据统计,2023至2025年间,约3800名钦州子弟参军报国,其中240人荣立三等功,5人荣立二等功。他们以功勋续写英雄篇章,与驰骋于万里碧波上的“钦州舰”一道,共同见证钦州与祖国强军事业的血脉相连。从历史先贤到今朝子弟,爱国与担当,始终是钦州人一脉相承的城市品格。

一艘托起时代的“希望之舟”

今天,历史的回响汇聚成新时代的强音。

当年由人民汗水托起的钦州港,已从两个简陋的起步码头,跃升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国际门户港、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当339.8米的“中远海运双子座”巨轮安然靠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港口的崛起,更是一艘由钦州人亲手铸造的“希望之舟”。正在全面提速建设的“世纪工程”平陆运河,更是将钦州港与内陆腹地紧密相连,续写钦州人的“大港梦”。这艘承载着千年夙愿的巨舰,正蓄势待发,必将引领我们劈波斩浪,向海图强!

而那个曾捐出140元的男孩,他的梦想也已被国家级的“航母编队”高高托起。从“大港梦”到“航母梦”,再到如今的“运河梦”,在新时代交汇于同一个主题:个人的微小举动,终将汇入国家的宏大叙事;城市的奋斗精神,正是民族复兴的底层代码。

航拍平陆运河企石枢纽。(平陆运河集团供图)

140元的捐款,是少年对家国的赤诚;万千市民的集资,是城市对发展的渴求;平陆运河的无数建设者,是新时代使命的忠诚践行者——这些不同时空的“微光”,共同照亮了强国之路。

陈虞文,是“钦州精神”的一个生动缩影。

钦州,是中国无数爱国之城的一个代表。

在这里,“刘冯精神”一脉相承:昨日,刘永福、冯子材率军御敌,守护的是家国安宁;今天,钦州人建港通海、劈山开河,开创的是发展新局。

26年前,那个孩子投出的140元,如同一粒石子,在时间的海洋中激起涟漪,终成拥抱航母的浪花。

从港口到运河,从船舶到航母,钦州的“希望之舟”从未停航。它深刻地昭示我们:个人的梦想唯有融入国家进程方能生生不息,城市的发展唯有与民族命运同频共振才能滚滚向前。当无数个“陈虞文”的微光汇聚,当无数座“钦州”的奋斗相加,终将托举起民族复兴的巍巍巨轮,驶向更加壮阔的星辰大海。(唐志强、梁其波、黄霞)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