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民营经济经营主体成功突破100万户
11月5日,南宁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南宁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目前,南宁市民营经济经营主体达100.38万户,1—9月,南宁市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398.6亿元,同比增长18%。

发布会现场。(宁金阳 摄)
今年以来,南宁市不断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主体活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立健全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机制。南宁市建立南宁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形势监测指标体系。深化市领导联系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企业“办不成事”诉求直达快办、“民营企业家沙龙”等机制,统筹全市力量,构建民营经济多层级、全方位保障体系。
持续优化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南宁市加快融入和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组织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开展招投标市场整治,每年开展招投标项目随机核查,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交通、水利等工程项目实施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网上不见面开标。构建政府决策、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全流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
推进人工智能引领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编制人工智能场景开放工作指引,已向社会公布138个“人工智能+”场景机会清单。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补助奖励等政策,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1378家,民营企业参与建设的创新创业平台583家。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提升行动,已培育民营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6家。
完善市场体制机制。“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推进,企业开办、变更、迁移、注销等全生命周期均可通过“一件事”模式高效办理。率先在全区开展“个转企”直接登记“一件事”改革工作,1—9月全市共有471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做好信用修复“一件事”,1—9月完成行政处罚信用修复956件次。
做好民营经济要素保障。南宁市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力度,截至2025年9月,民营经济贷款余额2498亿元,同比增长3%。深化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南宁市已出让工业项目“标准地”面积1708亩,出让金额4.67亿元。深化人才引育,民营企业已认定南宁市高层次人才320人次。建设南宁企业一站式出海服务平台,支持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构筑法治化营商环境。南宁市全面宣传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培训活动160次、送法进企业1033次。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大力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暨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实行涉企行政检查“扫码入企”和“综合查一次”。加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国家级南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揭牌运行。(宁金阳 来源: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