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壮美广西>

广西36.4万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59.4%

2025-10-31 14:29

来源:中国网广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0月30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介绍“十四五”广西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有关情况。

“十四五”以来,广西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健全,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残疾人保障水平和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image.png

发布会现场。(唐志强 摄)

一是纳入大局、守住底线,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成效明显。广西扎实开展“防返贫 守底线”“三纳入三帮扶三服务”等专项行动,全区共有8万名残疾人纳入监测和帮扶范围。通过建立“阳光助残基地”、培育“美丽工坊”、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措施,累计帮扶残疾人14.6万人次,牢牢守住不发生残疾人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二是逐步健全、不断优化,多层次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十四五”以来,广西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全区累计有278.13万人次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范围。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8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90元,惠及残疾人111万人次。100多万名残疾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3万多名残疾人获得参保资助。全区有托养服务机构196个,持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项目,共为17.37万名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托养服务。

三是精准帮扶、暖心服务,有力有效提升残疾人的生活品质。“十四五”以来,广西大力实施广西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打造了“助残就业 桂在行动”工作品牌,有效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全区36.4万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59.4%,比“十三五”末提高了7.6%。连续4年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纳入自治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累计救助残疾儿童11.7万人次。深入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行动,特殊教育办学质量、保障能力逐步提高。累计建成特殊教育学校99所,实现20万人口以上县特教学校全覆盖。开展“阳光助学”资助项目,累计资助残疾学生4.48万人次。

四是完善机制、优化环境,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十四五”以来,广西不断完善残疾人法律救助体系,推动残疾人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残疾人司法救助和法律服务提质增效。实施“扶残维权工程”,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2889件。全区建成122个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构、121个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开展残疾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专项行动,组织“普法六进”宣传教育活动1266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全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房屋建筑、市政道路、公共交通设施等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到100%,高铁站、地铁站等重点公共场所全部实现无障碍通行,有力改善残疾人出行和参与的环境。

五是夯实基础、凝聚合力,扶残助残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十四五”以来,积极推动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各设区市均建有1所以上残疾人康复或托养设施,县级基本实现康复、托养和综合服务设施“三者有其一”目标。完成高效办成残疾人服务“一件事”改革,政务服务效能提升1.5倍。深化“八桂助残”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全区组建助残志愿服务队4088支,带动社会各界广泛开展扶残助残志愿活动共2万多场次,帮助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营造了良好社会文明风尚。(唐志强)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