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加快构建现代水网新格局 “五网”协同筑牢水安全屏障
10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介绍广西加快构建水网新格局有关情况。据介绍,广西统筹推进防洪排涝网、城乡供水网、农业灌溉网、生态水网、智慧水网“五网”协同建设,并推动水网与水运发展、水经济培育深度融合,释放水利工程综合效益。

发布会现场。(宁金阳 摄)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持续增强。“十四五”期间,广西通过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成大藤峡水利枢纽并推进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治理,全区1—5级江河堤防达标率提升至74.9%。同时,优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和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健全应急响应机制。今年成功应对了罕见旱情和多个台风、编号洪水和强降雨过程,牢牢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
供水与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提升。广西加快建设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长塘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全区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9.5亿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91.4%。百色灌区等工程建成投入使用,累计新增、恢复及改善灌溉面积257万亩,有力支撑粮食稳产增产。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突破。广西构建全领域节水制度体系,推动工业、农业和城镇节水取得实效。全区万元工业GDP用水量较“十三五”末下降48.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在2024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排名全国第3位;创新推出“节水贷”“水权贷”等金融产品,有效服务企业节水减负。
水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常态化推进“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整治,累计清理整治河湖库“四乱”问题2432个,打造幸福河湖108条(段)。全区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8.2%,8个市进入全国城市地表水质量前30名,柳州市连续5年位列全国第一。全区水土流失面积与强度“双下降”,水土保持率提升至84.71%以上。
水利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十四五”以来,广西水利建设投资逐年攀升,2024年完成投资406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500亿元。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市场化融资比例提升至接近50%,形成“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多元投资模式,为全区经济稳增长注入“水动力”。
水治理管理迈向智慧化新阶段。广西组建了广西水利发展集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人工智能+水利”场景应用。防洪大模型、水土流失“遥感+AI”监管等智慧手段显著提升管理效率,为水网建设与运行管理赋能增效。(宁金阳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