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十四五”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三甲”全覆盖 服务更普惠
10月27日,防城港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防城港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成就有关情况。近五年,防城港市医护比优化至1:1.28,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连续五年递增,全市实现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三甲”全覆盖,卫生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得到持续改善和提升。

发布会现场。(宁金阳 摄)
“十四五”期间,防城港市累计投入近84亿元财政资金,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保障群众健康福祉。目前,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投入运营,市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项目竣工投入使用。防城港市持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符合条件的对象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管理人群大病救治率100%,牢牢守住规模性因病返贫致贫底线。2025年还将投入891万元升级改造34个村卫生室。
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防城港市推动上思县在全区率先实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自治区级医院与市、县医院组建跨区域医联体,开展“组团式”帮扶。与此同时,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防城港市中医药管理局挂牌成立,中医药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市中医医院与防城区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与23家乡镇卫生院共建中医联盟,创建广西旗舰中医馆5家,名阁1家,深入推进“数字中医”建设,全力打造“一个龙头”“多点开花”的中医发展模式。
作为全区首个设立“名医工作站”的地级市,防城港市医疗卫生单位共有正高职称181人、副高职称855人、博士13人、硕士281人。此外,持续推进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心血管内科等6个重点专科建设,引进新技术新疗法100余项,医院还牵头组建首个区域医疗中心城市医疗集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共育。建成医学试验区地中海贫血防治实验室和地中海贫血移植仓,成功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术2例;今年国庆期间,移植仓收治了第3例患者,也是首例越南籍患儿,标志着防城港市面向东盟的跨境医疗服务取得新突破。推出“一号管三天”、假日专家门诊、夜间门诊、“无陪护”病房等多项便民措施,不断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
防城港市成功举办了四届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以及中国—东盟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合作论坛、中国—东盟传统医药论坛等国际性论坛。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揭牌运营,建成中国—东盟区域医药交易(集采)平台,深化拓展与东盟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交流合作。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联络广西边境“三市八县”、各级指导医院牵头组建跨境医疗联盟,推动跨境医疗多元化、优质化发展。持续深化与越南在卫生健康领域的交流合作,“1369生命直通车”开通以来成功救治中外危急重症患者680余例,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多期面向越南的国际卫生人员培训,两国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不断提升。
下一步,防城港市谋划打造“一核双节点,一极两示范”的战略布局,提升医学试验区在东盟地区的医疗卫生辐射影响力,以及远郊和沿边地区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以港口区多样化专科资源优势为基础打造特色专科服务增长极,将上思县打造成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示范地、将东兴市打造成边境国门卫生屏障示范地。同时,强化市县两级直属医院的引领作用,打造“一核两翼四极”高水平医院群。(宁金阳 来源:防城港市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