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博白:百万电子烟案件的背后
日前,根据群众举报,广西博白县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执法专项行动,在博白县博白镇某村一处伪装成电子企业的非法电子烟加工窝点查获7个假冒伪劣品牌电子烟31446支、涉案车辆2台和制假设备一批,现场控制涉案人员3名,涉案电子烟货值超两百万元。
该起案件是博白烟草在今年“打击涉烟违法犯罪”六大专项行动中侦破的典型案件,也是该县深化烟草市场监管源头治理的缩影。
源头管控斩断非法链条
今年以来,博白烟草坚持打击关口前移,把清除非法生产、仓储源头作为净化市场的工作重点。针对不法分子利用城乡结合部、废弃厂房、临时租赁点等隐蔽场所作案,采用“昼伏夜出”生产模式,频繁更换窝点地址以规避检查的特点,建立“网格化+重点盯防”源头巡查机制,执法人员将常态化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对物流集散地、闲置厂区等重点区域实施全面摸排与“清单化”管理,确保及时掌握可疑线索、精准锁定违法窝点。
“此次端掉的制假窝点,是长期紧盯重点区域进行细致摸排的必然,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违法犯罪始终会留下蛛丝马迹。”博白县烟草专卖局稽查大队长介绍,他们从线索核实到目标锁定,再到联合收网,整个流程高效推进,切实从源头上阻断了非法供应链,有效遏制涉烟违法行为蔓延。
涉案人员指认生产加工现场。 (庞海威 摄)
部门联动凝聚作战合力
深化跨部门执法协作,是博白县联合执法提升涉烟案件查办效能的核心优势。博白烟草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合、多方参与、密切协作”的烟草市场监管体系,公安、市场监管、烟草等多部门构建“情报共享、联合研判、同步打击”的紧密工作机制,通过执法联席、案件研判,涉烟违法线索得以快速流转,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快速衔接。
在这起涉电子烟违法案件的查办中,县烟草市场清理整顿领导小组迅速集结多部门精干力量,在现场控制、证据固定、人员抓捕、物品清点、后续深挖等多个环节高效联动,展现出了强大的协同作战能力。“公安、市监、烟草三部门配合默契,情报精准,行动迅猛,才得以彻底捣毁这一盘踞在博白的制假窝点。”参与行动的王警官表示。
这种“一盘棋”联动模式已延伸至日常市场检查、案件稽查等多个执法场景,今年以来,博白县联合开展129次烟草市场清理整顿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07人次,检查商户2053户次。
执法人员清点涉案物品。(庞海威 摄)
联动监管提升治理水平
面对涉烟违法犯罪手段的不断翻新,博白烟草积极探索市场监管新路径,构建融情报分析、信用管理、社会共治于一体的立体化监管模式。一方面,强化情报先行,整合内外部数据资源,对市场动态、物流信息、消费者反馈等进行深度研判,精准识别异常动态与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完善零售户信用档案和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对信用等级低的零售户实施重点管控和高频检查。
依托“12313”烟草市场监管热线等举报渠道,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市场共管,逐步形成“数据分析+信用管理+群防群治”的治理格局。“假烟私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大家都很抵触,参与举报是义务,大家都很乐意参与进来。”博白县城的零售户王女士直言,只有共同参与,才能有市场环境的向好变化。
市场管理员在开展走访宣传。 (庞海威 摄)
据悉,博白烟草今年共查处各类涉烟违法案件312起,其中涉刑案件40余起,查获各类违法卷烟1200多件,原辅材料烟叶烟丝23吨,刑拘16人,逮捕10人,判刑10人。
执子布局、落子精准、谋局深远,博白烟草对烟草市场监管从未松懈。该局负责人表示:“博白烟草将始终保持卷烟打假打私高压态势,以‘钉钉子’的精神坚决铲除涉烟违法犯罪,以‘零容忍’的监管力度筑牢消费者权益保护防线。”(文:庞海威、黄鑫磊 来源:广西博白县烟草专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