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造”迈向“智造” 中国—东盟建筑科技展在桂林启幕
9月15日,2025中国—东盟建筑科技展在广西桂林开幕。此次展览以“智建未来共享美好——中国—东盟携手构筑人居典范”为主题,集中展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最新技术、产品与合作成果,尤其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建造、智慧家居等前沿应用,推动区域建筑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5中国—东盟建筑科技展。(宁金阳 摄)
此次展览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桂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展览共设有七个展区,分别是中国—东盟合作成果展区、“好房子”展区、智能建造展区、智慧住建展区、城市建设展区、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展区、室外展区,并邀请到来自柬埔寨、越南等东盟国家的22家企业参展。
展览现场。(宁金阳 摄)
展览现场,多家企业带来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创新应用。南宁聚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灵犀智界AI大管家系统”,该系统以AI大模型为核心,融合多模态技术,实现安防、健康、教育、社交等全场景智慧服务。“灵犀智界不仅是一个智能控制系统,更是一个懂生活、懂需求的智慧伙伴。”公司负责人介绍,系统支持多语言与方言识别,能主动学习业主生活习惯,提供个性化服务,目前已在楼盘落地应用。
在智能建造展区,深圳博匠机器人有限公司带来了12款建筑机器人,涵盖混凝土施工、室内装修、地坪处理等多道工序。公司南部区域总经理温泉介绍,机器人可适应多种材料和工艺的施工,实现一机多用,目前博匠机器人已进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市场。“建筑机器人不是‘可选项’,而是行业迈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必然趋势。”温泉表示,公司正研发轻量化、模块化的2.0产品,进一步降低应用门槛,提升施工效率。
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则展示了“建筑医院”理念,通过“AI+低空科技”实现房屋体检、诊断与治理的智能化管理。该院副院长潘利表示,该院利用无人机自动规划航线系统等技术,可自动采集数据,效率较人工提升5至10倍,成本降低50%以上,“我们正推动中国标准和技术走向东盟,目前已在南亚地区开展多项合作,助力当地城市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观众驻足观看参展设备。(宁金阳 摄)
此外,中国建筑、广州建筑集团等企业展示了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智能家居等创新成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杨绿峰表示,中国—东盟建筑科技展是展示我国建设科技前沿成果的窗口,更是推动各方加强交流、促进技术合作共享的桥梁。未来,广西将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与东盟国家携手构筑合作发展新局面,共同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宁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