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壮美广西>

第22届东博会:广西汽车集团以产业新质化推动中国-东盟贸易持续向新

2025-09-17 15:08

来源:中国网广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9月17日至21日,第22届中国 -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立足广西、辐射全球的汽车企业,广西汽车集团以“菱势工程”为战略引领,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积极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此次以新能源物流车、智能充电机器人等成果精彩亮相,全面展现广西汽车集团在新能源、智能制造与新兴产业领域的突破能力,同时深度对接东盟及全球市场需求,为区域产业合作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image.png

广西汽车集团展区。

G050微型电动物流车成出海标杆 展望东盟市场广阔蓝海

在本届东博会现场,两辆身披彩色涂装、融入东南亚元素的K-CAR分别在中、印两国展馆展出,格外引人注目——车内操作台热气氤氲,产自印尼的咖啡香气四溢,工作人员不断将现制咖啡递到围观观众手中。

image.png

展区现场摆放的G050微型电动物流车。

这款“会卖咖啡的车”,已成为“中国车企+东盟国家”深化产业联动的具象载体。该车创新性采用“产品+内容+IP”的商业模式,不仅以新能源属性契合东盟绿色发展需求,更能依托“咖啡文化”这一区域共通的消费场景,联动东盟本地咖啡豆种植、加工、文旅等产业资源,探索“交通载体+特色产业”的跨界合作新路径。

作为广西RCEP“首单”项目,G050微型电动物流车自研发之初便以国际高标准构建质量体系,从核心技术集成到安全性能优化,全程对标全球不同市场的法规要求与使用场景。目前,该车型已顺利通过欧盟WVTA整车型式批准、日本PHP法规认证,在安全、环保、合规性上契合国际主流市场准入标准,为全球化推广筑牢根基。凭借卓越性能与多元适配能力,G050不仅稳居中国纯电商用车出口日本首位,更成功进入韩国、美国、意大利、新加坡及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走出去”的代表性产品。

从产品矩阵来看,G050平台已形成覆盖左右舵两大类别的完整产品线,包含2座厢式、2座卡式及4座乘货两用等多款车型,可灵活匹配城市末端配送、户外服务、应急保障等多元场景。其中,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右舵市场,以及韩国、意大利、美国等左舵市场订单持续增长。系列车型G050P纯电动小卡也已成功进入入选世界级碳中和标杆称号的日本冲永良部岛。在核心配置上,G050更是直击物流行业痛点:搭载宁德时代高品质动力电池,实现1小时快速满电与230公里超长续航,解决城市高频配送“充电焦虑”;标配AEB自动制动系统、双安全气囊及防溜坡功能,欧盟碰撞安全法规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合格标准;空间设计上,2座厢式车型可容纳15-20个标准快递箱或10个社区团购保温箱,4座车型通过座椅折叠+平地板设计可快速切换“大货箱模式”,适配连锁餐饮食材配送、便利店补货等场景;独家支持的反向放电功能,更让车辆化身“移动储能站”,既能为露营地、夜市提供电力支持,也能在自然灾害后为临时安置点供电并运输应急物资,实现“供电+运输”双重保障。

作为集团拓展海外市场的核心抓手,G050微型电动物流车也将目光瞄向了东盟国家,如泰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右舵市场,越南等左舵市场,依托中国 -东盟开放合作前沿优势,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市场机遇,推动G050深入东盟国家更下沉的市场,解决“最后一公里”物流需求,同时基于全球用户反馈持续优化产品细节,以全链路运营模式开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车-能-网”补能新范式落地 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在广西汽车集团东博会展位,能与人对话交流、递送咖啡的人形机器人,以及形似“大型充电宝”的智能充电机器人,吸引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关注。这些创新应用不仅是“人工智能+”赋能产业的生动实践,更是集团以“菱势工程”推动智造转型、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成果——通过“智慧储能+移动充电”的创新设计,展现集团“车-能-网”一体化移动补能新模式,是集团“人工智能+”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成果体现。

广西汽车集团聚焦智能充电机器人专项技术攻关,依托自身掌握的线控底盘、无人驾驶核心技术,首创“窄体重载线控底盘”,完全按照车规级标准开发,实现产品底盘、整车、充放电系统全面升级。目前,集团已推出10款智能充电机器人产品,搭载30-172度储能电池(涵盖磷酸铁锂、钛酸锂等类型),最大充电功率可达160kw,10分钟即可为新能源汽车增加200km续航里程。除基础补电功能外,还拓展开发了电网低电压治理及V2G机器人、无人机移动补能舱等创新产品,具备 L4级无人驾驶能力,以窄体大载重(900mm宽、2.0T)、20%大爬坡能力、55℃高温环境适应性等优势,通过运营系统实现“智慧储能 +移动充电”功能,既升级“桩找车”服务,又能通过削峰填谷减少电网负荷,为客户带来“谷充峰放”和V2G收益。

上市两年来,产品累计销售超千台,已在全国落地多个典型应用场景:鄂尔多斯矿区,大电量高功率机器人为物流电动重卡提供现场双枪补电,40分钟补电80%,结合光伏与谷时补电实现利差盈利;北京天通苑小区,机器人通过预约接单“上门充电”,解决老旧小区“车多桩少”难题;江苏、广西等地高速服务区,灵活应对充电潮汐需求;广东南方电网V2G治理项目中,机器人反向输电实现削峰填谷与电压支撑。在“菱势工程”引领下,集团正持续打磨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同时跟随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步伐,积极探索东盟市场合作,助力东盟各国新能源汽车普及推广。

无人机发动机开发已有成效抢占低空经济赛道风口

当前,广西汽车集团紧抓低空经济这一万亿级市场机遇,依托汽车工业优势与技术积淀,聚焦飞行器核心部件、低空经济基础设施、轻量化技术和飞行汽车四大方向,致力构建技术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其中,集团所属五菱柳机正加快布局无人机整机、动力系统、智能机巢及全场景解决方案四大核心板块,致力于成为全球低空经济动力系统重要供应商。

在本届东博会上,共有4款面向低空经济领域的高性能无人机发动机与增程器产品展出,集中展现高可靠性设计、智能控制策略与先进材料工艺的深度融合。其中,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发动机采用特殊缸体涂层工艺,大幅提升耐磨性与高温稳定性,有效降低长时间高负荷运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并减少维护成本,适用于高强度连续作业场景;同时支持双系统、双点火与传感器冗余设计,确保单一系统失效时动力仍能安全运转,为飞行作业提供坚实保障。

针对纯电动无人机在农业植保、区域物流中“续航短、充电慢、环境适应性差”的痛点,五菱柳机两款增程器产品提供革命性解决方案:作业效率上,搭载增程器的无人机单次作业时长较传统纯电无人机提升2-3倍,无需频繁返航换电,单日作业面积显著增加,尤其适配农田、果园连片作业;环境适应性上,通过智能动力调节功能,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输出,避免纯电无人机低温续航锐减40%-50%的问题,确保全天候作业;成本控制上,省去纯电模式所需的地面发电机,减少充电流程,植保任务中单日综合作业成本较纯电模式降低约40%,为用户带来显著经济效益。

除动力系统外,基于“菱势工程”产业链整合能力,集团以成熟的菱势黄金卡新能源商用车平台为基础,深度定制开发植保无人机服务车,打造集无人机存储、运输、起降、充电、能源补给、物资携带、智能调度于一体的“移动式综合作业基站”。该服务车基于三边板货车平台开发,突出灵活性与多功能性:后部模块化空间可配备1.7吨大容量水箱,满足22-30架次农药连续喷洒需求;或选装70度电的大功率智能充电柜,为多架无人机快速补能,同时兼顾吊运作业与移动补电功能;核心亮点在于集成液压伸缩举升机构,可将无人机平稳抬升至作业高度,实现“储运 -作业”状态快速转换,大幅降低飞手劳动强度与操作风险;车内还合理布局储物空间,用于存放农药、化肥、备用电池及维修工具。

针对东盟市场需求,植保无人机服务车进行了本地化优化,强化散热性能与设备耐高温性,适配东盟高温气候;重点推广集成大载重吊运无人机的方案,解决人工采摘效率低、危险性高的痛点;针对部分地区电网覆盖不足问题,突出车辆“移动储能站”属性,既可给无人机充电,也能为农场小型设备提供应急电力。目前,该方案已瞄准东盟大型种植园、农业合作社及政府主导的农业现代化项目,计划通过东博会平台与东盟合作伙伴建立深度联系,推动技术落地与市场拓展。

此次东博会,广西汽车集团以“菱势工程”为引领,全面展现对外贸易、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市场成果。未来,集团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迭代升级产品与解决方案,深化国内国际双循环布局,在巩固国内市场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东盟及全球市场,以中国智造助力全球产业绿色转型与智能升级,为区域经济合作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广西力量”。(推广)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