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生态保护修复案例获评联合国一大赛最高奖
日前,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大赛结果揭晓,关于防城港市西湾生态保护修复的案例获评最高奖项——“海洋十年”中国行动国际合作种子基金重大项目。此案例还代表获奖案例进行现场展示,讲述该市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故事。
西湾红树林航拍图。(韦英奇 摄)
联合国“海洋十年”(2021—2030)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全球海洋科技合作倡议。本次大赛旨在遴选具备全球推广潜力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创新技术与模式。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的130个单位、组织、机构参与角逐。
修复前的西湾,由于长期受风雨侵蚀,海堤安全受到影响;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建设“欠账”,雨污混排入湾,水质下降;蚝桩蚝排密布、红树林萎缩、海湾淤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损,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红树林和城区。(韦英奇 摄)
西湾生态保护修复迫在眉睫。防城港市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筹资10多亿元,大力实施西湾生态化海堤整治创新示范工程、“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行动,清排拔桩,退养还滩、还海,生态化改造海堤,大量种植红树,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市委、市政府不吝投入,社会各界勠力同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不留尾巴……“防城港故事”深深打动了联合国相关官员和参赛国代表。
久久为功,西湾生态保护修复取得了丰硕成果:修复海岸线8.34公里,修复红树林113.7公顷,退围还海36公顷,构建鸟类栖息地12.2公顷,保育林地28.35公顷,建设绿道绿带9.36公顷……西湾水如镜,岸堤花拥簇;鱼翔西湾水,鹭飞港城天,那个曾经水清岸绿的西湾又回来了。
修复后的西湾,生态优良,诗情画意,获《新闻联播》点名表扬,被《海上看中国》“看中”,在“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亮相……2023年,红沙环生态海堤入选全球八大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
红树丛生,绿叶如海。因有红树林的“馈赠”,西湾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七八万个,林区深处高达十几万个。西湾成了市民、游客以及“候鸟客”休闲旅游和“氧”生的天然宝地。
卢元英是从黑龙江七台河市迁来的新市民,每天都到西湾“报到”。“在西湾能赏景,还能‘吸氧’,有益健康。”她透露,有一位患有心衰疾病的老者,自备的吸氧机很少用,每天都到西湾免费“吸氧”。
地产、酒店、夜市、民宿、赛事……西湾的好水、好景、好空气拉动环湾经济强劲增长。自然资源部海洋专家胡平点评:“生态保护修复让西湾自然资源持续增值,生态价值外溢,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体现。”(文:李映武、韦英奇、钟夏波 来源:防城港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