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城工匠杯”北海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举行 多工种选手各展技艺风采
9月15日,由北海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共同主办,市职工技术协作交流站、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北海工匠学院联合承办的2025年“珠城工匠杯”北海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和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举行。北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市总工会主席陈杰英出席开幕式作讲话并宣布开赛。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赵太峰主持开幕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北海校区校长陈名松致辞。
开幕式现场。
陈杰英指出,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人才是创新之核、发展之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加速器”,也是培育工匠人才的“孵化器”,对于提高职工技术技能水平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全市各级工会要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广泛持久地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引导广大职工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着力造就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为北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大赛分为理论考试和实操比赛,共开设焊工、电工、工艺品雕刻工(贝雕)、美容师、中式烹调师、网络与信息安全员等6个工种的竞赛,由县区系统工会和市总直管基层工会组成18个参赛队184名选手参加了比赛。覆盖工业制造、民生服务、传统文化技艺等多个领域,为全市技能人才搭建了一个切磋技艺、交流提升的高水平平台,掀起了“比学赶超练技能”的热潮。
比赛现场。
在焊工赛场上,弧光闪烁间映照着选手们坚毅的脸庞。防护面罩下,选手们手持焊枪稳稳对准焊接点,熔化的金属在焊缝处凝聚成均匀的焊道,每一次起弧、收弧都严格遵循规范,用高温与匠心“熔接”出工业制造的质量基石。
在电工赛场上,选手们身着专业工装,迅速拿起工具穿梭在配电箱与线路之间,剥线、接线、固定、检测等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万用表的显示屏上,数值随着线路的连接不断跳动,每一次数值稳定在标准范围,都意味着一次精准的操作完成。他们时而俯身检查线路接口,时而抬头记录数据,额头渗出的汗珠来不及擦拭,眼神却始终紧盯设备,用专业与速度诠释着工业领域技能人才的过硬本领。
比赛现场。
在贝雕竞赛区,选手们正专注地用刻刀在贝壳上勾勒图案,原本平淡无奇的贝壳在砂轮上跳动磨炼,蜕变成精妙绝伦的贝雕图案,细小的贝壳碎屑落在铺着白布的工作台上。
在美容师赛场上,充满了精致与细腻。选手们一边与“模特”轻声沟通需求,一边熟练地调配护理产品,清洁、按摩、护肤、化妆等步骤有条不紊。从手法的轻重缓急到妆容色彩的搭配,每一个细节都追求完美,既要满足实用的护理效果,又要呈现美观的视觉体验,用专业服务传递“让生活更美好”的民生温度。
在中式烹调师赛场上,香气四溢,成为全场最“有味道”的区域。选手们手起刀落,食材在案板上变成均匀的丝、片、块,下锅、翻炒、调味一气呵成,火候的掌控恰到好处。糖醋的酸甜、麻辣的鲜香、清蒸的鲜嫩,不同风味的菜品接连出锅,精致的摆盘搭配上创意十足的造型,不仅征服评委的味蕾,更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展现出民生服务领域的“舌尖匠心”。
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赛场上,虽无热闹的操作场景,却暗藏“没有硝烟的战争”。选手们端坐电脑前,双眼紧盯屏幕上不断滚动的代码与数据,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时而排查网络漏洞,时而构建防护系统,时而模拟应对网络攻击,在虚拟的数字世界里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用技术实力守护数据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珠城工匠杯”北海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及各县区、园区、系统、行业举办的系列竞赛,是北海市广大职工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技能成长平台。此次竞赛不仅是一场技能比拼,更是北海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北海市总工会将继续营造“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北海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技能动力”。(北海市总工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