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壮美广西>

近4年来,防城港经济平均增速8.1%

2025-09-12 14:19

来源:中国网广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9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防城港市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建设成效。

image.png

发布会现场。(韦荣合 摄)

据介绍,这些年来,防城港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752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1168亿元,前四年平均增速达到8.1%,高于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7.3万元提升到2024年的近11万元,多年保持广西第一,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

防城港市构建起了以钢铁、有色金属、能源、食品医药、新材料为核心的现代化临港工业体系。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防城港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九年排全广西第一,2023年成为广西第一个产值超两千亿元产业园,获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首批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园区等称号。

防城港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竞相发展、未来产业孕育孵化,加快建设具有防城港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港口生态铝、宏旺硅钢和榕泰冷轧等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在今年底前将陆续竣工投产;广钢3800mm宽厚板、金川二期、华昇二期和神龙等项目全面投产并实现达产;广西盛隆成为广西首个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的民营企业,连续15年位居广西民营企业榜首,位列2025中国民企500强第87位,带动形成了33家规上企业组成的钢铁产业链,钢铁全行业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是广西第二个拥有单个千亿级产业的设区市;广西金川保持全球单套铜系统产量最高纪录,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600亿元;广西华昇预计今年产值和资产双双过百亿;红沙核电3号、4号机组均已投入商运,入选央企年度十大超级工程,获“全国质量标杆”称号和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期工程5号、6号机组实现当月核准即开工,白龙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全市在运核电机组累计上网电量超16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超48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32亿吨,相当于种了360万公顷的森林;广西首个海上风电项目—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实现了广西海上风电零的突破,2025年全市风电预计年发电量16.8亿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106万吨。在发展的过程中,能耗强度呈持续下降趋势,2024年规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3%,“十四五”期间,累计下降率达11.43%。

绿色制造体系再创新高,广西华昇、益海大豆、广西长科、川金诺、恒港等5家企业建成自治区级绿色工厂,其中广西华昇、益海大豆等2家企业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

华昇公司依托“坤安”大模型建立全国首个氧化铝行业AI大模型,广钢、核电、金川等以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应用场景,现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企业2家、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企业2家。成功签约中科卫星空天信息产业项目、中山大学重症心血管病智慧康复国际联合实验室、北京淳一无人机无人艇、AI+3D产业融合示范等项目,推动低空数字经济等产业创新发展。

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布透温泉水上世界一期、白沙湾国际康旅度假区一期首开区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投入运营,中国—东盟马拉松、环广西自行车赛等国际赛事成功举办,“海边山”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从2020年的2768.27万人次增加至2024年的3987.7万人次。(唐志强)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