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壮美广西>

西林花贡河:褪去“水患”印记 铺展民生画卷

2025-09-04 10:47

来源:中国网广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八月中旬,走进百色市西林县八达镇坝林村,花贡河两岸的桔树枝叶繁茂,油亮翠绿的沙糖桔挂满枝头。“我们村共有209公顷林地,水患问题解决后,目前村民们都种上了沙糖桔,户均收益七八万元。”坝林村党支部书记陆剑说,他们村的沙糖桔在广西成熟较早,总能抓住第一波行情卖个好价钱。治理花贡河,村民们是直接受益者。

image.png

治理后的坝林村花贡河两岸沙糖桔种植产业蓬勃发展。(梁永艺  摄)

花贡河,发源于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金钟山乡弄八村,全长30公里,蜿蜒向西南流入西林县境内,途经八达镇坝林村、花贡村、八达村,最终在八达村火亮山屯处汇入驮娘江。花贡河两岸青山高耸,农田众多,作为西林县的母亲河驮娘江的一级支流,上游承载着两岸农田的灌溉任务,流经西林县城的下游河段,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复杂的地势让花贡河旱季时枯水干涸,可以‘蚂蚁过河’,汛期时又洪水泛滥,直接威胁着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62岁的八达镇花贡村原党支部书记贺纯业,回忆起往昔仍难掩心痛,20年前,村里遭遇过一次水灾,不仅稻谷绝收,部分禽畜被大水冲走,甚至直接威胁老百姓的生命安全。  

转机始于2007年,西林县水利局对花贡河的防洪堤坝进行加固加高建设,经过2009年、2014年的续建扩建,花贡河可以有效抵御洪水侵袭,后面还修建了河堤路,为群众的农产品运输开辟了绿色通道。

贺纯业欣慰地说,没有了水患,村里的沙糖桔种植面积已由原来的1000亩扩大到3000亩,村民们也都养成了爱河护河的自觉,不在河道两旁开荒种地。

为让一湾清流汇入母亲河,2022年,西林县投资469.46万元实施坝林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拓宽防洪堤坝,对坝林屯河段主河道及支流岸坡进行护岸加固,重建拦水坝1座,新建污水处理站1座,还对村庄进行了美化亮化。

“我们村有51户207人,工程施工时,不仅没有占地纠纷,村民们还都欢欣鼓舞,主动帮忙。最多时,30多青壮劳力一同义务施工。”陆剑说,大家都明白,只有水患治理好了,日子才能真正好起来,现在村里沙糖桔种植面积扩大了,村里独有的坝林红茶也吸引企业进驻,产品远销区内外。

西林县水利局副局长蒙刚介绍说,结合污染防治攻坚战等行动,2021年,西林县对花贡河实施“一江一河”景观改造工程,统筹推进河道清洁治理、生活污水收治、防洪堤防建设、岸坡绿化、沿河景观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努力构建安全河湖、生命河湖、幸福河湖。该项目实施后每年将直接产生经济效益162.56万元,年均新增蓄水量24.38万立方米,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下游防汛压力显著减轻,小流域生态状况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都得到显著改善。目前,花贡河的防洪标准已提高至20年一遇。

image.png

花贡河沿岸西林县月亮山城景一体旅游集散中心一角。 (梁永艺 摄)

褪去水患印记,铺展民生画卷。沿花贡河向南,距坝林村20公里的西林县城,正在以花贡河为轴,稳步推进集观光休闲、运动健身、文化娱乐功能于一体的月亮山城景一体旅游集散中心,清澈的花贡河水在景观台倾泻而下,形成阶梯式的瀑布景观,巨型水车缓缓转动,仿佛娓娓道来一段古老的往事,精心打造的“网红桥”更是凭实力出圈,成为广大市民茶余饭后的打卡点。“句町”咖啡、民宿酒店等新兴业态逐渐兴起。

西林县水利局副局长蒙刚表示,为护花贡河水清,目前沿岸村屯已将河湖管护纳入村规民约,还聘用了62名巡河员兼社会监督员,与花贡河流域各级河长协同发力,共同守护这条滋养民生的河流。下一步,西林县将持续以河长制为抓手,深化治理成效,完善“一区一带一中心”文旅发展布局,让花贡河的“幸福画卷”在河畔不断延展。(黄露、陈惠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河长制办公室)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