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纵深推进“六个提档升级” 上半年经济向好向新向暖
7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西新闻中心举行“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介绍玉林市实施“六个提档升级”,奋力推进玉林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宁金阳 摄)
玉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惠强介绍,今年以来,玉林市开展大抓工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引资“三大攻坚突破行动”,扎实推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玉商玉工回归、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文化塑城、“连心”工程、“净土”工程“六个提档升级”,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持续向新、民生持续向暖,上半年全市GDP增长6.1%,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玉林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提档升级,玉林大力推进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大做强园区工业、临港工业、县域工业,推动传统产业加速焕新、新兴产业蓬勃崛起、新质动能持续奔涌。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这两项工业核心指标的增速均排全区第1位。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成全区首个内燃机产业数字生态平台。
围绕玉商玉工回归提档升级,玉林把推动玉商玉工回归、壮大“玉林人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出政策、搭平台、强服务、优环境,全力推进玉商玉工回归,有效促进更多玉商产业回归、项目回迁、资金回流、技术回乡、智力回哺。目前为止,全市累计引进玉商回归项目679个,已启动建设玉商回归产业园28个,已开工项目539个,竣工投产311个,带动8.4万名玉工返乡就业创业,帮助数万个家庭实现夫妻团聚、赡养老人、抚育孩子、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围绕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档升级,玉林海港码头获批对外开放,获列为平陆运河经济带核心城市。在圆满实现“修机场、造海港、通高铁”三件大事的基础上,乘势而进,全面启动“联运河、织水网、建枢纽”新三件大事,成功入选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在东盟国家设立了8个商贸联络中心,玉林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际陆港等开放平台加快建设,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玉林协同发展区获批复设立,玉品出海加速成势,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63.7%,增速保持全区第一位。
围绕文化塑城提档升级,玉林挖掘提升文化品牌,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办好乡村音乐会、端午文化活动周等活动,展示玉林独具特色的桂南采茶戏、玉林八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推动玉林火爆出圈,玉林城市热度、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推动农工商文旅体三产融合,做好文化赋能产业升级、品牌塑造文章,持续打响玉字号产品品牌,打造一批消费新场景。
围绕“连心”工程提档升级,玉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统筹实施城市水网、路网、管网以及改善人居环境的重点民生工程,已谋划市县两级“连心”工程项目102个,总投资约55.28亿元,目前已实施42个项目。今年三季度还将有8个项目竣工,群众的生活、出行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城市更加宜居、更具韧性。
围绕“净土”工程提档升级,玉林推动党员干部深入践行“勤于公、俭于家、敢为先、善创业、重务实、尚包容”的玉林干部精神,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市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思想意识明显提升,清廉玉林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下一步,玉林将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开展“三大攻坚突破行动”,纵深推进“六个提档升级”,着力抓好向海发展、民营经济、玉商回归三项重点工作,全面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增光添彩。(宁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