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壮美广西>

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功承办“数智化治理与文旅新消费”学术研讨会

2025-07-03 14:24

来源:中国网广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6月28日,由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刊》编辑部和广西大学联合主办,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西大学旅游科学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数智化治理与文旅新消费”学术研讨会在南宁举行。来自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的70余位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参加本次研讨会。

学术研讨会现场,学者们合影留念

开幕式和主旨演讲

开幕式由广西大学科研院副处长刘民坤教授主持。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黄晋在致欢迎辞中,向与会专家介绍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发展情况及近年来在旅游学科建设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带来前沿的信息、精彩的见解以及务实的建议,共同推动数智化治理与文旅新消费研究迈向新高度。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党委书记王静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研讨会旨在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深入探讨数智化治理在文旅新消费领域的应用与挑战,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期待通过此次研讨,能够激发更多创新思维,为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学术研讨会现场

主旨演讲第一环节由《旅游学刊》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吴巧红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杨勇教授在题为《中国居民数字胜任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的主旨报告中提出从“三阶”空间尺度分析数字胜任力的时空分异特征,并揭示了其通过重塑“五维”生计资本影响共同富裕的机制。研究发现,数字胜任力呈波动上升但区域分化显著,空间集聚增强且鸿沟动态化,其对内陆和乡村的共富促进效应尤为突出;研究同时指出,数字胜任力日益超越技术使用,或可成为影响社会分层与区域发展的关键变量。由此,呼吁学界深入探索居民数字胜任力的科学内涵、平衡“红利分配器”与“阶层放大器”的双重角色,精准设计推动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对策措施。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李辉教授在题为《智慧旅游的动态创新:趋势与方向》的主旨报告中提出,应通过智慧旅游创新的“三阶五向”框架来分析和实现旅游业数智化升级的动态路径。“三阶”即国家战略与产业生态重构、平台经济运行与优化、技术应用与服务落地;“五向”即AIGC与旅游新质生产力、旅游多模态数据融合、旅游情境预测、平台经济动态创新、数字化驱动旅游产业生态重构。当用以上视角探析智慧旅游发展路径时,多模态数据融合机制、事件驱动可解释预测模型构建、平台供需高效匹配、AIGC应用价值评估以及数智化生态重构影响等关键问题成为亟待破解的“时代之问”,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破题点。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李君轶教授在题为《基于多元数据的城市旅游恢复性环境探测与治理启示》的主旨报告中提出城市旅游恢复性环境评估与治理的“双核四维”框架。“双核”即以恢复性环境理论核心,聚焦游客非惯常环境体验的感知核心;“四维”指基于感官感知维度理论构建的天然与建成、统一与多样、遮蔽与开放、疏离与交互城市街道景观特征评估指标体系。该框架通过解析街道景观特征对游客恢复性感知的影响机制,利用街景大数据与AI模型实现恢复性空间快速探测,为街道恢复性环境评估和设计优化提供科学支撑。

主旨演讲第二环节由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胡明明副教授主持。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史达教授在题为《AI赋能旅游管理教育:从形式化到实效化的路径探索》的主旨报告中提出,需以“AI创造”视角探析AI赋能旅游教育从形式化走向实效化的路径。即从课堂教学入手,助力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注重代际变化和技术变革,引导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向数智化、决策支持型人才转向。他还分享了萨里国际学院在AI赋能人才培养各环节的具体做法,旨在规避教育技术应用的形式化问题,回应“让教育真正成为教育”的时代关切。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杨懿教授在题为《消费视角下的旅游与旅游研究》的主旨报告中提出以“消费本质”和“潜力释放”为核心逻辑重构旅游研究框架。他针对云南“1.44万亿旅游收入之问”揭示的统计偏差与行业“人满为患却消费释放不足”的悖论,强调旅游研究需回归本质、厘清核心概念,并将重心从“旅游+”转向“+旅游”。报告指明关键研究路径:探究消费场景生成与分层分类释放机制,解析消费分化及政策效应,最终回应如何量化潜力、平衡增长与福利、服务共同富裕的时代之问,以构建消费视角下的中国旅游理论体系。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孙梦阳教授在题为《新生与重构:数智治理下的入境旅游消费6C特征与趋势》的主旨报告中提出,通过入境旅游消费的“6C特征” 来揭示数智治理下消费体验的新生与系统重构的逻辑框架。“6C特征”即社区参与下的在地化消费、虚实交互的沉浸式体验消费、数字身份认证的个性化服务、移动互联赋能的随需随购、中国购热潮下的全品类消费以及社交平台驱动的共创式消费。当用以上特征框架探析数智时代的入境旅游发展时,支付便利化与信任体系构建、文化符号的当代解码与传播路径创新、以及数字身份认证下隐私保护与服务精准的平衡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亟待回答的关键命题。

主题论坛

大会围绕“旅游需求分析与预测”“智慧旅游与数智化治理”“人工智能与新型文旅消费”“数智化创新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4个主题展开平行论坛专题演讲和论文交流。

论坛现场图片

专题论坛一“旅游需求分析与预测” 由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郭峦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吴晨光教授、吉林大学刘汉教授、云南大学杨懿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李新副教授共同担任点评人。该论坛以聚焦多智能体策略、视频动态模型、TFT预测、AI酒店评估及大语言模型技术识别等研究进行论文汇报交流。

专题论坛二“智慧旅游与数智化治理” 由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林轶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李君轶教授、中山大学刘逸教授、厦门大学郑伟民教授、广西师范大学陈伍香教授共同担任点评人。该论坛以旅游数智化进程、沉浸式治理、文化遗产虚实场景、网红城市流量转化及边境文化空间生产等研究进行论文汇报交流。

论坛现场图片

专题论坛三“人工智能与新型文旅消费” 由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苏振副教授主持,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宋雪茜教授、吉首大学栗娟教授共同担任点评人。该论坛以AI绿色消费、情绪驱动反向旅游、机器人绿色实践、非遗数字增值及直播叙事消费效应等研究进行论文汇报交流。

专题论坛四“数智化创新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由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赵赞副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杨勇教授、郑州大学饶品祥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毕斗斗副教授共同担任点评人。该论坛以乡村数智赋能、AI场景溢价、数据要素配置、VR体验评估及数字化乡村振兴路径等研究进行论文汇报交流。

颁奖现场

针对提交的会议论文,本次会议特组成评专家组匿名评选出5篇优秀会议论文,并对优秀论文作者进行了颁奖。

《旅游学刊》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吴巧红在会议闭幕总结指出,本次研讨会回应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摆在政府工作任务的首位的国家战略需求,《旅游学刊》通过专题研讨会这种有组织的科研活动,为数智化治理与文旅新消费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和方向引领,对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苏振)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