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钦南区:“妈妈式”服务解码高质量发展“软基建”
走进那丽工业园,广西峻丰木业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机器的轰鸣声与木材切割的沙沙响交织成忙碌的序曲;隔壁车间里,钦州市辉楠家具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忙着打包发往欧洲的订单……
“从签约到投产,项目推进中遇到的每一个‘卡壳’,都有专人盯着帮我们解决,就像母亲操心孩子一样周全。”钦州市辉楠家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兵山的这番话,道出了园区众多新引进企业的共同心声。
2025年初,钦州市钦南区临港管委协同区人社局、临工市场等单位部门到辉楠家具公司开展用工服务专项行动(赵凤娟 摄)
从“保姆”到“妈妈”:服务理念迭代升级
“陈总,您公司提交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的材料已审核通过,待会和您到办证窗口拿证吧。”5月22日,钦州市钦南区临港工业园区服务专班工作人员一到岗便立即拨通了钦州市辉楠家具有限公司的电话,随即开始一天的服务工作。这样的场景在园区已成常态,“妈妈式”服务专班坚持“有事必到、难题必跟、进度必问”。
钦州市钦南区临港管委协同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招生就业处到辉楠家具考察,了解企业用工需求,探讨校企产学融合工作(赵凤娟 摄)
这种服务理念的进化,也让钦州丰林木业有限公司尝到了甜头。当企业为技改资金发愁时,专班人员马上带着政策信息上门服务,为企业争取到600万元资金用于智能化改造。如今,该企业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连续压机搭载智能厚度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检测-反馈-调整”闭环流程的无缝衔接,较传统人工控制效率提升超60%,年营收增长超千万元。
全周期“服务链”:创新破解发展堵点
“我们实行‘清单跟进+销号管理’,企业难题不过夜。”据钦南区临港工业园管委会主任朱文龙介绍,钦南区在服务理念升级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三提前”服务机制:提前介入项目规划,在企业签约前即组织发改、生态环境等部门开展预评估;提前预审材料,将审批环节的“串联”改为“并联”;提前对接部门,建立跨层级协调专班。以广西广投强强碳基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例,通过“三提前”机制,审批环节从15项精简至8项,审批时间压缩超50%。
管委针对企业运营中的痛点,推行园区服务保障“直通车”,建立企业诉求台账,“领导包片、干部包企业”模式开展服务,确保企业问题“发现一处、解决一处、销号一处”。今年以来,园区提供“妈妈式”帮办代办服务,实现0.5天办结营业执照,为37家企业代跑门牌备案,节约办事时间70%以上;搭建“线上小程序+线下服务中心”,累计解决企业问题68个,办结率86%。
软环境激活硬实力:产业集群“链式生长”
“选择这里,就是看中‘妈妈式’服务培育的生态圈。”广西骏丰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光华介绍,当初选择该园区,不仅因为交通、政策等优势,更看重这里的服务。
如今,临港工业园已形成绿色新材料、绿色高端家具加工、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妈妈式”服务的持续深耕,正让园区成为产业集聚的“强磁场”。这样的产业协同效应,推动钦南区2025年一季度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7.24亿元,同比增长12.4%。
钦州市钦南区那丽产业园航拍图(赵凤娟 摄)
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从“被动服务”到“主动赋能”,钦南区以“妈妈式”服务的创新实践,书写了园区发展的加速度,勾勒出了新时代营商环境的温暖底色。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正以“母亲般的情怀”,孕育着更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赵凤娟 来源:钦州市钦南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