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升级并举
全国每三勺糖中,就有两勺来自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糖料种植基地、最大的食糖产区,近年来,广西陆续出台加快糖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文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全力推动糖业提质、降本、增效,努力实现“一根甘蔗节节甜”。
7月2日,“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邀请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自治区营商办主任林泽楠;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贤海华;自治区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东海;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韦波;自治区农机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罗朝东;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新闻发言人杨正东,介绍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广西发布供图
林泽楠介绍,广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糖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稳国家食糖安全政治责任,启动实施并大力推进糖料蔗生产提质降本增效、糖业科技创新、制糖企业改造升级三年行动,全区糖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坚实成效。
展厅里展示的部分糖产品。
在稳定糖料蔗种植面积方面,广西认真执行《广西糖料蔗生产保护区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保护区动态平衡机制,加强保护区管护建设。2022—2024年开展糖料蔗生产保护区非蔗作物清理专项行动,累计清理非蔗作物112万亩,恢复种蔗102万亩。2024/25年榨季,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同比增加,食糖产量也实现稳步增长,广西糖料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连续34个榨季领跑全国。
在甘蔗品种研发、育种体系建设和良种推广方面,广西下大力气推进甘蔗品种研发、育种体系建设和良种推广。在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完成登记的甘蔗品种中,广西自育品种占43%;全区已建有组培苗生产机构(企业)13家、种茎加工厂141家、良种繁育基地170个,每年能够为糖料蔗种植户提供约180万亩的优质健康种苗。2024/25年榨季,全区糖料蔗良种覆盖率接近99%,其中广西自育品种覆盖率达92%以上。
在推进糖料蔗生产机械化方面,广西已创建3个全国主要农作物(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成23个联合机收示范基地。通过因地制宜推广糖料蔗联合机收和分步式机收协同发展,全区糖料蔗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2%以上。
展厅里展示的部分产品。沈丽丽 摄
此外,广西还大力延伸糖业产业链,推动蔗糖精深加工和副产品高值化利用。来宾市建成全国最大的蔗渣环保餐具生产与出口基地,崇左市开发生产甘蔗醋、甘蔗啤酒等新型产品,多地在蔗糖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广西还充分把握广西作为中越两国交流合作以及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前沿窗口的优势条件,积极探索“越南种蔗+广西制糖”的糖业合作新模式,进一步加强与越南等国家的糖业合作。
林泽楠表示,广西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聚焦“良田、良种、良机、良技、良策”,汇聚糖业发展新动能,推动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文:沈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