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铁山港区:多举措推进“情境化·课程化·一体化”乡土文化育人模式
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中心小学针对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学生乡土认同感式微、学生综合素质弱等问题,立足乡土资源,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创新“情境化·课程化·一体化”育人模式,破解农村教育困境,培育文化自信与现代素养的时代新人,工作成效显著。
场景情境化:营造乡土文化浸润环境。学校通过创设“可视、可触、可悟”的沉浸式教育场景,将乡土文化资源转化为具体教育情境。
打造“一馆三园四墙”文化载体矩阵,提供直观体验空间;凝练“一魂四品”精神内核,系统融入教育教学中。通过环境育人、文化传承与素养提升的深度融合,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强文化认同,实现“环境育人”与“文化育人”双向赋能。
资源课程化:构建乡土特色课程体系。深度挖掘本地非遗技艺、民俗文化等资源,将乡土文化系统性转化为具体教育资源,如编写织网、插核等劳动实践手册,开发水稻种植、金丝沙画等特色课程,推进跨学科融合,实现乡土文化资源的教育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文化传承。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结构化,让乡土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本。
教育一体化:织就协同育人网络。整合育人理念,从育人理念、家校社协同、评价创新三个方面入手,从“育人圈”到“幸福网”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深挖南珠文化精神内核,凝炼育人理念;开展“南珠文化探秘”系列活动、亲子研学等实践做法,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同时创新评价体系,教师、学生自评互评与校外主体评价相结合,构建乡土文化教育的多维度评价指标方式,以评促学。通过纵向衔接、横向联动,确保育人目标一致、路径贯通。
该模式成效辐射广泛:4次在自治区作典型发言,800万人次参与学习,吸引区内外30余批教育考察团到访调研。乡土特色融合教育案例获自治区一等奖并参评全国展示。学生获国际奖项3项、国家级49项、自治区级10项,教师获自治区模范教师、八桂优秀乡村教师等荣誉,学校获全国乡村学校少年宫、自治区和谐学校等称号。已被媒体报道20余次,10余所中小学借鉴推广,为农村教育特色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营盘样本”,成为乡土文化育人的典范。(李秀娟、刘春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