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孝义:一位退役军人的家国情怀
走进广西天等县辣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办公区,仿佛踏入一座微型军史馆。走廊两侧悬挂着数十幅微黄的老照片,既有甘孝义身着军装的飒爽英姿,也有他与战友们在边境线上的合影。一张张拥军爱民的老照片定格了甘孝义的拥军情怀。“虽然退役多年,我始终以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句话,道出了甘孝义的军人初心。他是战友们的良师益友,他是员工的勤务兵。
甘孝义(右)到湖南安慰指导员并送上慰问金。(受访者供图)
戎装虽解军魂在
提起甘孝义,无论是战友、同事还是公司员工,都会竖起大拇指。“战友家的大事小情他都帮忙。”战友农祖祥说。“我们的老板就像家人一样。”员工农菊妙说。
虽已到古稀之年,但甘孝义健硕、阳刚,仍保有军人的精气神,甚至很多事情他还亲力亲为。
甘孝义1972年入伍,1977年退役返乡。在部队的5年时光里,他因表现优异曾6次受到嘉奖。在之后工作中,他发扬部队实事求是、不畏艰难的品格和作风,先后在单位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组织工作者”“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称号。
2004年,退休后的甘孝义一边与妻子共同经营企业,一边以军人戍边卫国之志关心国防事业,关爱困难战友。
“无论在任何年代,军人都是国家和人民的守护者,他们为祖国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甘孝义说,怀着这样的信念,他一直心系战友和困难退役军人。2021年和2022年,他连续两次慰问心中敬佩不已的战友梁世颗。梁世颗当年在作战中遭炮弹袭击,身边的战友牺牲了,他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依靠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驾驶技术,把装满炮弹的车辆驾驶到安全区域,荣立战功。
2012年,甘孝义将五名退役军人安排到公司就业;每年有外地战友来广西扫墓,甘孝义热情接待。截至目前,已接待200多人次,支出45万余元。多年来,他还捐助慰问困难老兵36人次,现金和慰问品共计23万多元;甘孝义当年所在连队指导员梁长贵曾在战场上受伤,身上嵌入30多个弹片,至今仍有3个弹片在身上无法取出,遇到阴雨天经常疼痛难忍。甘孝义得知情况后,于2019年9月,从广西亲自开车到湖南指导员家中,送去8000元慰问金和慰问品,并鼓励安慰指导员好好治病,保重身体……
这种跨越半个世纪的牵挂,成了甘孝义生活的日常,拥军事迹不胜枚举,甘孝义却说:“曾经是军人,就永远是军人。能为军人做点事,是我最开心的事”。
在甘孝义影响下,他的妻子、女儿拥军情怀浓厚,作为党员之家,他们一家人都参加广西爱国拥军促进会,甘孝义担任副会长,经常捐资捐物慰问广西部队官兵和困难退役军人。
党旗领航“辣都”筑梦
甘孝义一家是名副其实的党员之家。今年,甘孝义的党龄正好50年,妻子刘兆强也有30余年的党龄,受父母的影响,女儿甘共华在大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经营企业的同时,一家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将老百姓的疾苦装在心里。
甘孝义与员工一起严格把好指天椒的筛选第一道关。(受访者供图)
“我们天等县已有300多年种植指天椒的历史,因为独特的土壤与气候条件,天等的指天椒质量名扬区内外,目前种植面积达5万亩。”甘孝义。他的妻子刘兆强曾任天等县食品厂的总技术员,1998年下岗后,她凭借着对天等指天椒酱的热爱与执着,用早已烂熟于心的配方和技术创办食品厂,主营天等指天椒酱。
甘孝义在生产车间检查成品包装。(受访者供图)
“创业之初的艰难我们还记忆犹新,但咬牙坚持下来,我们也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成为造福一方的民营企业。”甘孝义介绍,目前公司拥有长期固定工人38人,每年带动季节用工120余人。而“兆强”牌指天椒酱更是凭借出色的口味和良好的信誉名扬广西区内外,荣获多个博览会的金奖和银奖,成为天等县诸多辣椒酱品牌中的领头羊。2011年,刘兆强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等指天椒加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今年6月中旬,甘共华作为崇左市的民营企业代表之一,去北京大学参加学习,以期让天等指天椒借“辣都”之名发扬光大。
一直以来,公司一边深耕品牌研发与推广,一边将公益活动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坚持不懈地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近二十年,他们曾为天等县残联、学校危房改造建设、贫困大学生、广西见义勇为、汶川地震、抗洪救灾等捐款捐物46万多元。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贫困家庭到困难学生,他们带领员工进村入户,先后对244户贫困户、72名贫困学生、56位村干部进行慰问,送去慰问金、电视机及各种生活物资共计人民币48万余元。
他们还为13个乡镇的“扶贫爱心超市”捐赠物资共计5万余元。新冠病毒暴发后,他们给天等县人民政府捐献1万元经费,捐赠19260元物资给三个疫情防控卡站点工作人员。
在“辣都”会议室的墙上,挂有刘兆强每年带领员工旅游的合影。从他们开心的笑脸中,可以看出他们作为“辣都”员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2019年5月,公司职工王某的儿子不幸患上白血病,需要巨额治疗费用。甘孝义得知后,先是发动公司全体职工捐款一万多元,自己又拿出两万元送到王某手上,缓解她的燃眉之急。已在公司工作了十余年的黄晓霞说:“甘总特别关心职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为鼓励职工子女读书,他每年给考上大学和高中的职工子女每人3000元助学金。”
爱和奉献的家风传承
在今年6月11日的“世界献血者日”前慰问活动中,甘共华代表公司党支部慰问优秀无偿献血者代表。那天,她还特意制作了一张放大的献血证,并动情地说:“这是一本荣誉之证,既是热血和生命的契约,又是大爱无疆的见证,它还可以是引以为傲的家庭勋章,是亲子对话的温暖议题,是‘爱和奉献’的家风传承。”当天,甘共华还动员本公司八位职工参加献血。
2025年6月14日世界献血日,甘共华组织公司8位员工一起献血。(受访者供图)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我们家的家风,就是把党员的责任扛在肩上。”
甘共华是甘孝义的独生女儿,大学毕业后就回到公司任副总经理。在父母公益善举的耳濡目染下,2001年,甘共华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截至目前,已经累计献血29次,献血量达11000毫升。2013年,她成为中华血库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2018年3月,她接到广西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白血病人配型成功后,毫不犹豫同意捐献,成功挽救了一名患者的生命,成为全国第7391例、天等县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崇左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为甘共华(左二)颁发证书。(受访者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甘共华有意义的婚礼。2015年,甘共华和爱人张先智喜结连理。两个在党旗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将婚礼办成帮助贫困群众的献爱心活动。他们把婚礼当天所得的部分礼金购买了帮扶物资,会同爱心人士到进结镇爱乐村龙坡屯,给26户贫困户送去现金、棉被、食用油和大米等生活用品,给37名贫困小学生送去学习文具、蛋糕,并给龙坡屯教学点送去教学用具和体育器材,为自己举办了有意义的婚礼。
2020年,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表彰甘孝义一家为“自治区第二届文明家庭”。
从军营到商海,从边陲到田间,甘孝义用军人的赤诚书写着别样的人生答卷。他的故事,是天等大地上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更是新时代退役军人精神的生动写照。甘孝义说:“任何工作岗位都有退休,但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永远没有终点。”这种精神,如同天等大地上的指天椒,在岁月的淬炼中愈发炽热,在时代的沃土上永远绽放。(文:唐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