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壮美广西>

青春作伴 放歌西部

2025-06-18 10:58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报效祖国建功西部

那些闪闪发光的平凡人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钟小启

夏日午时,红城百色烈日当空,车子在高速路上飞驰,朝着边境小城靖西驶去。窗外,石林奇峰飞速掠过,风光秀丽,可坐在车里的何凡却无暇欣赏。100多公里,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他斜躺在后座闭目养神,为即将开讲的音乐党课做准备。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抵达靖西市委党校,音乐党课开讲。何凡精神饱满,结合自身当兵经历,以《映山红》等红色经典歌曲赏析、情景展示、同唱经典等形式,向百色边境管理支队数十名民警讲述了歌曲背后的革命历史故事。

在何凡感染下,本是严肃的政治轮训,变得既生动又深刻,现场歌声萦绕、掌声如潮。

何凡,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艺宣讲师,青年民族男高音。从2022年开始,他先后到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和广西百色市开展文艺宣讲,以音乐为媒介,推动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从青藏高原到南疆边陲,没有昂贵的音响,也没有华丽的舞台,何凡怀揣知识本领与满腔热忱,一路踏歌而行,用动人的音符和旋律,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奏响青春之歌。

1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31岁的何凡来自河南,2016年大学本科毕业后,他到山西参军。退伍后,他考上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研究生,2022年毕业留校工作。

2024年11月,在中央社会工作部和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的推动下,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艺宣讲师志愿服务项目”落地广西,何凡被派驻百色。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不是一句口号。

来广西之前,何凡就以文艺宣讲师的身份到青海化隆开展志愿服务。“师哥师姐在基层奋斗的故事令人感动,我也想到基层去。”毕业留校那年,他选择一头扎进雪域高原,立志要在化隆做点事情。

两年多的时间,他克服高原反应,足迹踏遍该县17个乡镇362个村庄,走访了大部分中小学校,以音乐宣讲的方式,让广大群众产生共鸣,倾听党的声音、感受党的温暖。

来到壮美秀丽的南疆,何凡第一站调研走进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这里是黄文秀工作奋斗过的地方,在学习文秀书记的事迹、感悟其精神后,何凡深受感动和鼓舞,立志要成为黄文秀那样的人。

在百色学院,记者见到何凡,阳光帅气、朝气活泼,说话声音洪亮。走进他的单间宿舍,一股浓浓的中药味扑鼻而来。

“南方湿热,加上忙碌疲惫,有时会失眠,去医院拿了几副中药调理。”何凡说,春季学期以来,向他预约开展文艺宣讲的单位和机构络绎不绝,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他走进学校、社区、警营、村屯,至今已开展文艺宣讲60余场,几乎场场爆满。

百色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万立明介绍,为推进“文艺宣讲师”志愿服务项目,百色整合调配各部门资源,为何凡开展文艺宣讲做好服务保障,打造凝聚服务群众的亮点。

2用动人音乐传递党的声音

如何在边疆民族地区将党的创新理论传递到寻常百姓家,是何凡一直思考的问题。

“党的理论宣讲要因地制宜,不能照本宣科。”何凡说,百色不仅是红色革命老区,还有丰富多样的非遗和山歌资源。作为民族声乐专业的他,很快就学会了几首当地山歌,说上几句本地壮话,和当地群众拉近了距离。

依托专业上的优势,他宣讲时结合创新理论知识、红色文化资源、优秀传统文化创作文艺作品,融入本地元素,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何凡还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中央音乐学院与广西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合作,进行乡村音乐教师培训,挖掘基层有音乐天赋的孩子,提升基层美育教育水平。

“音乐是打开乡村孩子心灵窗户的钥匙。”在校园文艺宣讲,何凡还客串心理教师,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和正确树立三观开展“志当高远·甘于寂寞”“青春正当时·恰同学少年”等主题宣讲。

“谁敢上台说出自己的梦想?”

“我以后要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疗工作者。”

“我想做一名医生,服务老百姓。”

……

在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的音乐党课上,3000多名师生齐聚一堂。在何凡的鼓励下,几名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梦想。

在百色市励志学校,何凡结合自己童年留守农村的经历,鼓励误入歧途的孩子学会承担犯错的后果,心怀感恩、重整行囊,找到属于自己那份充满阳光的青春时光。

“何老师讲完故事临走前,给了我一个拥抱,让我感受到久违的亲情,我要重新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一名孩子分享道。宣讲结束后,何凡主动对83个孩子一一拥抱,孩子们感动得流下眼泪。

3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文艺宣讲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靖西市委党校的音乐党课,何凡还带着百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6名学生登台。学生们大胆自信地走到台上,放声高歌。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何凡有自己新的目标——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文艺宣讲队。他希望离开百色后,百色学院师生能将文艺宣讲的志愿服务延续下去,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何凡说,除了文艺宣讲,他在百色学院还兼职音乐老师,为音乐与舞蹈学院声乐专业学生授课,并招募具有音乐舞蹈特长的数十名学生,成立“文艺为民”志愿服务队,下基层开展文艺宣讲和演出。

“何凡太有拼劲和热情了。”百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王鑫安说,他的到来,为音乐学科教学、社会实践、学生成长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开拓了学院办学视野。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何凡除了一份执着的情怀,还有一份虔诚的感恩。他说,他读研究生期间,父亲身患重病,学校师生为他捐款,让他挺过了难关,顺利完成学业,“这是一辈子都还不完的恩情。”

提及家人,何凡脸上灿烂的笑容拉了下来,充满内疚。今年3月,他成为了一名父亲。小孩出生时,他从百色赶回河南老家陪护妻女。

不过,仅仅待了一个星期,妻子就对他说,“家里有我,那边的孩子更需要你,你快点回去吧。”何凡怀着万分不舍,又返回了百色。

“从青海到广西,我积累了丰富的文艺宣讲经验,也在基层中收获了成长。”何凡说,“没有爱人的坚定支持,我不可能全身心投入文艺宣讲志愿服务,我很感谢她。”

端午期间,何凡返回老家,索性把妻女一起接到百色。“现在可以全心全力在百色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工作了。”何凡说。

“何凡扎根基层、无私奉献,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全身心投入广西文艺宣讲事业,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艺宣讲活动,将优秀的文艺成果和艺术理念带到基层,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一个有情怀有担当的优秀宣讲师。”万立明说道。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