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山泉水,住楼房的陆川猪
“我们把养猪场设在远离城区的山林中,让陆川猪喝山泉水,住楼房,目前最高的有12层楼,正在新建一栋18层楼房。”广西陆宝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依林说,整个养殖场实现生态循环。
山野中这一栋栋楼房,都是养殖场的猪舍。(唐志强 摄)
陆川县是广西畜牧业十强县,连续19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近年来,当地立足陆川猪资源优势,推动种养、加工、流通、文旅融合发展,构建起以“陆”字号品牌为核心的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
走进陆川县示范养殖区和陆宝园区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养殖场外围高处可以看到,养殖区建在山坡之间,整体布局紧凑有序,实行封闭式圈养。
陆川县畜牧站站长丘俊杰介绍,目前全县陆川猪年出栏约54万头,存栏约70万头,产业年产值达68亿元,生猪产值占全县畜牧业总产值63.94%。
围绕陆川猪这一特色资源,陆川县着力构建“育繁推一体、产加销融合、农文旅联动”的现代畜牧业产业格局,推动传统养猪业向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全链条发展。
在“育繁推”环节,陆川县聚焦良种繁育与规模养殖体系建设,夯实产业基础。目前全县共有养殖场(户)8399家,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场达244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1家。全县普遍推行“铁桶式”封闭管理,设置三道消毒通道,提升生物安全水平。
陆川县围绕陆川猪已经构建起涵盖屠宰加工、冷链仓储、品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唐志强 摄)
在“产加销融合”方面,陆川县构建起涵盖屠宰加工、冷链仓储、品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全县现有屠宰场5家,年屠宰量48.3万头。依托优质肉源,当地抢抓预制菜发展机遇,成立广西首个县级预制菜产业联盟,推出60多个产品系列,2024年产业产值已达20亿元。为打通链条末端,同步推进品牌建设,全县已建成专卖店15家,设立体验馆和形象店9家,且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品牌推介会。
为增强产业承载力,陆川县加快建设占地1100多亩的陆川猪产业园,总投资20.07亿元,规划布局加工、冷链、文旅等功能,目前已完成标准厂房建设,4家企业加快进驻,预计园区年产值超20亿元,带动就业3000人。
最后,在“农文旅联动”方面,陆川县依托美食文化资源拓展第三产业,打造“猪猪侠童话世界”等文旅项目、开发非遗美食技艺,常态化举办文化节、美食赛,推动产业向体验式消费延伸,丰富品牌文化内涵。
丘俊杰表示,陆川县下一步将围绕打造百亿元陆川猪产业集群的目标,持续完善全链条标准体系,加快陆川猪从“地方名猪”向“全国品牌”迈进,为“桂字号”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样板和支撑。(唐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