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壮美广西>

靖西:绣球奥黛共织文化纽带 中越同心传唱友谊新篇

2025-04-14 11:10

来源:中国网广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4月11日至12日,2025年中越边民“三月三”非遗展示活动在广西靖西市举行。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越南高平省高平市、重庆县、河广县边境四县(市)民众与境内外游客共襄盛会。中越双方通过联合开展十余项特色活动,以文化交流为纽带,续写山水相连、双向奔赴的友谊。

中越青年新民歌音乐会上,两国青年同台献艺。来自中越两国的乐队将传统民歌加入现代流行乐元素,既保留了山歌的婉转悠扬,又注入了青春活力,演绎着中越文化血脉的深层共鸣。“这两种传统曲艺都植根五声音阶,就像中越边境群山的韵律。”靖西末伦乐队成员赵兵说。此外,作为此次活动的展演内容之一,末伦表演在鹅泉景区惊艳亮相,吸引游客驻足。活动现场,身着壮族传统服饰的表演者以悠扬的曲调、生动的说唱,展现了这一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末伦是壮族人流淌在血液里的歌,我们要让它在新时代继续传唱下去。”自治区级末伦传承人梁燕琴的现身说法,更让游客感受到非遗传承的坚守与创新。

末伦表演。(戴敏玥 摄)

在靖西壮族服饰与越南奥黛服饰走秀现场,靖西壮族男青年刘政与来自越南的农氏香携手在鹅泉景区的莲花步道上并肩而行,壮锦宽袖与奥黛流水线条的完美融合,恰似鹅泉的水流构成“一泉连两国,一瀑跨双境”的奇观。“我们将研发融合壮锦与越南槟榔叶纹样的新式服装。”壮族织锦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李村灵说,首批10件创新作品不久后将作为常设展品,见证两国手工艺的深度对话。

靖西特色产品水上市集展示。(戴敏玥 摄)

在特色美食展销区,靖西五色糯米饭与越南春卷等美食的香气交织升腾,“舌尖上的非遗”成为另一大亮点。靖西五色糯米饭、艾叶糍粑、腰果等特色产品,以及越南咖啡、春卷、虾饼等美食汇聚,吸引游客驻足品尝。其中,腰果、百香果、巴沙鱼等特色产品均为靖西落地加工产品。近年来,靖西市依托中越沿边地区互市贸易的资源优势,落地加工企业将来自越南的腰果等“跨境”小原料转化为边贸大产业。同时,中越边民在互市贸易过程中,相互分享生活经验、风俗习惯,带动了文化的自然交流与传播。

游客品尝靖西特色美食。(戴敏玥 摄)

最具象征意义的当属抛绣球交流活动,中越双方各派12名青年混合组队,使用靖西旧州古镇特制的12瓣绣球竞技。中越青年以绣球为桥梁,携手同心,将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景稳稳抛接在彼此怀中。“过去传递爱情,现在连接友谊。绣球这一壮族传统定情、吉祥信物被赋予‘友谊之桥’的新内涵。”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传承人王秀芬说。这项源自青铜飞砣的古老技艺,如今已发展为靖西年产值超两千万元的文创产业。

靖西特色产品绣球展销。(戴敏玥 摄)

来自越南重庆县的赵氏妙,观看了“土司嫁女”仪式、末伦表演、水上鹅仙秀、祭泉仪式、山歌对唱等。“我深刻感受到了靖西非遗的魅力,特别是“土司嫁女”仪式充满民族风情,以后一定找机会邀请亲朋好友来靖西游玩体验。”赵氏妙说。据悉,中越边境地区长期的文化互动,使得靖西与越南高平省在婚俗环节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相似性。

土司嫁女。(戴敏玥 摄)

据靖西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萍介绍,本次活动以“绣球传情奥黛同心”为主题,是靖西庆祝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的首场活动。接下来靖西还将陆续举办边民文化交流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探索实施团体旅游口岸签证便利化等政策,依托“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活动消费热潮推动特色产品“走出去”,进一步推动中越游客人文、旅游、经贸等领域交流。

活动当中,中越边民在这片山水相连的土地上同心谱写着中越友谊新篇章。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跨国文化盛宴,更是一次通过青年互动、文化交流等措施,深化两国人文交流与友谊的生动实践。(戴敏玥 来源:靖西市委员会宣传部)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