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壮美广西>

招商举措不断创新,助推“人工智能+”产业汇聚广西

2025-03-26 09:54

来源:中国网广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3月25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奋发有为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介绍广西产业园区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围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新的工作部署。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和投资促进部门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实施大区招商、开展“人工智能+”产业招商行动,加快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

第一方面,注重系统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引领。近期,自治区印发《关于加强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提出5个方面共19条措施:一是完善招商工作体系。在自治区投资促进委员会指导下,充分发挥自治区园区办既统筹全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又统筹招商引资工作的职能特点,自治区园区投促中心具体抓日常,同时,压实市县和园区招商主体责任、落实部门招商协同职责。二是强化招商管理模式。坚持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招商实效、发展红利。加强合法合规招商、用足用好沿边临港产业园区等现有支持政策、加强招商项目统筹等。三是创新招商工作方法。跳出“老三样”(土地、税收、补贴),打好“新三张牌”(场景、基金、市场化)。发布“1+10+N”基金集群,将推动投贷联动金额超1000亿元。同时,印发《广西招商引资市场化服务资金管理办法》,推进市场化招商。下一步,将围绕人工智能等谋划发布一批场景清单,吸引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项目落地。四是加强招商落地服务。招商引资从比拼“政策洼地”转向“服务高地”,秉承用真心换“真金”,将从建立健全落地服务机制、强化要素支撑等方面进一步强化项目落地保障。自治区园区办组建重大项目服务工作专班,主动靠前服务,协调服务中伟集团投资项目、龙马重工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五是提升招商工作能力。从“拼资源”转向“拼专业”,招商人既要懂产业,更要会算账。将推动在科学决策和评价、加强考核激励、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能力。

第二方面,聚焦三大区域,实施大区招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新布局,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2025年,自治区园区办着力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及成渝地区等重点区域常态化开展大区招商,加快提升承接产业转移和聚集产业发展水平。组建了自治区统筹、各市1名厅级领导挂帅+部门+园区的大区招商队伍,创新招商模式,通过“一把手挑大梁”顶格推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把广西(上海、深圳)产业合作中心等广西跨区域产业合作平台纳入招商工作体系;通过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场景招商、反向飞地招商等,打出一套招商“组合拳”;并且建立招商调度机制,每月召开工作调度会,分析问题、研判态势、部署工作,做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第三方面,立足资源和优势,实施“人工智能+”产业招商行动。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自治区党委、政府鲜明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广西是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源和优势就是广西的资源和优势。自治区园区办将“人工智能+”产业招商行动当作落实自治区发展人工智能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专门组建自治区园区办人工智能发展工作专班,自治区园区投促中心具体牵头“人工智能+”产业招商工作,加快出台广西“人工智能+”产业招商行动方案,举办专题招商活动,力争在人工智能这一新领域新赛道迎头赶上。

今年以来,自治区主要领导领衔招商,与人工智能领域重点企业负责人和专家学者深入交流,推进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自治区园区办、园区投促中心先后在深圳、上海、北京召开启动会,举办专题推介会,精准对接人工智能龙头企业,推动达成一批投资合作意向。自治区有关部门通过产业规划、场景开放、科技赋能等举措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链招商。各市围绕“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实施靶向招商。全区上下形成多层级联动招商格局,加速创新要素向广西聚集。截至2月底,全区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315个,投资总额超1100亿元;落地项目投资完成额超400亿元;初步统计,“人工智能+”领域新签约项目22个,投资总额超110亿元。

下一步,全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和投资促进系统将以实干实绩实效,为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应有力量。

(文:宁金阳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