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乐民镇:让“群众呼声”变为“满意掌声”
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发挥人大制度优势的生动实践和创新举措。一张表决票,一头连着民主,一头连着民生。
2024年5月,在浦北县乐民镇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全体代表投票表决出“打造产业道路”、“提升农业设施”、“保障饮水安全”等3个项目。一年以来,乐民镇人大全力推动民生实事票决项目落地落实,着力解决群众的难点、堵点、痛点。
金康村茶叶基地里,农民穿梭其中。 姜鹏 摄
筑产业通财路,麻笋运输不再难
“这条路狭小泥泞,车子根本进不去,我们上山浇水施肥、运输产品下山只能靠肩挑背扛费时费力,还损伤麻笋品质。” 麻笋种植户薛德刚向人大代表诉说种植的“烦恼”。
为解决金康村委麻笋特色产业人大代表创业示范基地麻笋运输问题,镇人大代表入户走访,收集民情民意。通过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将金康村委麻笋基地金康三队道路硬化工程列为重点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4.23万元,硬化0.68公里、宽4.5米的道路,当年建成并验收,解决了813人出行难题,也改善了麻笋从产业基地到加工车间运输难题。
如今,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串联起农户家、麻笋基地与麻笋加工车间,车辆畅行无阻,薛德刚脸上满是喜悦:“路修好了,麻笋能更快更好地运出去,运输成本降了,今年农户的收入增加了不少,这得感谢镇人大为我们办的大实事!”
引水灌溉良田,粮食丰收有保障
“以前没有水利工程,汛季和旱季对粮食生产影响很大,产量很难上去。”西角村党总支书记黄远凯说。
粮安天下,水利先行。2024年初,镇人大主席团走访调研金康片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翻阅历年群众来访记录簿,群众反映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意见建议多达12余次。为切实解决群众殷切诉求,经梳理后形成问题清单与镇党委、政府协商,并向县级相关部门积极协调申报,累计投入22万余元建设西角村委碰山垌至六狼田农田水利工程,并组织代表实地调研、现场督办,于当年11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有了这水,我们的农作物就有了保障,来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西角村村民陆焕河兴奋地说。907米的水利解决了686名群众的粮食种植灌溉用水问题,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守住了粮食安全生产。
农饮供水保障,清泉入户润民心
“自来水真的好,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哗流淌出来,既方便又卫生,我们吃着放心、用着舒心。”高山村村民覃元恩正用自来水洗菜、做饭。
高山村委白社屯人饮改造工程项目验收。姜鹏 摄
一直以来,高山村群众对饮用“放心水”呼声很高,为彻底解决饮水难题,镇人大多次到村到户调研。“蓄水池选址要利于建设,并且位置要靠近各家各户”“自来水管道的铺设可以这么设计”“要找到好的水源点,确保水质安全、水量充足”“蓄水池容量要足够村民在旱季使用”……人大代表根据调研走访抛出的一个个建议,收集汇总成“建议清单”,并形成可行性意见建议反馈镇党委、政府。
2024年11月,高山人饮工程竣工,新建100立方蓄水池及相应配套设施,饮水工程从“源头”到“龙头”顺畅运行,解决高山村1142名群众饮水问题,让自来水变成群众日常生活的“幸福水”。
票决是起点,关键在实施。未来,乐民镇将继续坚定“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的目标,切实发挥人大代表监督推动和桥梁纽带作用,让“群众声”决定“群众事”,写好为民办实事的“后半篇”文章。(文:李兆政 来源:浦北县乐民镇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