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浇灌梦想 奋斗镌刻荣光 广西中烟柳州卷烟厂贺朋涛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侧记
2024年,柳州卷烟厂贺朋涛劳模创新工作室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企事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这一年,工作室成员硕果累累,荣获专利授权36项,发明专利实现零的突破;在自治区及公司内部创新大赛中,屡获佳绩;在中国质量协会QC活动中,荣获示范级、专业级及六西格玛示范级奖项。
这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贺朋涛劳模创新工作室24名成员勇于担当、不懈奋斗的最好注解。他们以实干笃行诠释初心,以匠心独运破解难题,以无私奉献培育英才,共同为工厂的生产运营、技术创新与人才梯队建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勇攀技术高峰
工作室汇聚了电气、技术、工艺三大领域的精英力量。新老结合、技术互补的团队结构,让每一次挑战都化为攀登高峰的阶梯。
会议桌前,坐着七八个人,他们在激烈地讨论:“在风选前,增加一套挑长切短设备,处理过长的烟丝,可以减少结团。”韦师傅提出自己的观点,“张工,从工艺角度考虑,优化一级二级风选风门是否行得通?”。研讨会上,大家思想的火花四溅,从韦师傅提出的风选优化方案,到曹工与张工的深入讨论,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团队的默契。面对加香筒筒壁粘烟量的难题,工作室迅速集结,机械、电气、工艺小组联袂出击,以反吹气流干扰装置、加香喷嘴支架等创新技术,将难题一一化解。该项目更是成功晋级国际QC大赛决赛。
工作室领衔人贺朋涛在带领团队开展技术创新。(梁志远 摄)
从细支烟产线改造到设备停机率降低,从HDT自动控制技术研究到一系列复杂技术难题的攻克,工作室成员始终以非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一线,精准施策,成功破解50余项技术瓶颈,为公司创造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加速数智转型
在产业数智转型的浪潮中,贺朋涛劳模创新工作室勇立潮头,聚焦精益卓越数智化卷烟工厂建设,引领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华丽转身。工作室积极申报并承担广西工信厅及公司内部技术创新项目5项,公司科技项目13项。其中自动供料系统项目尤为引人注目。该项目通过机器人实现香料运输、加料及余料回收的全自动化,目前已进入调试阶段,预示着生产效率的飞跃与人力成本的降低。
此外,工作室在数字孪生体、智能巡检系统等前沿领域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数字孪生体项目构建虚拟与现实交互的模型,实时监控生产状态,预测故障,优化流程;智能巡检系统则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关键场景的精准巡检与异常报警,为生产安全保驾护航。工作室成立以来,已成功孵化3项填补行业空白的科技成果,其中2项在烟草行业广泛推广,在助力精益卓越数智化卷烟工厂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构建人才高地
贺朋涛劳模创新工作室精准定位,全面聚焦于技能型、创新型、专业型人才的培育,实施个性化、差异化的“精准滴灌”式人才培养策略。
“我演示一遍,大家认真看,让校刀器刀辊护板两端与卡槽平行后,往上扣,就这样,一秒就安装完成了。”工作室成员韦斌作为教练向现场观摩的学员介绍。
这一幕是工作室针对2024年备考技师的7名员工,开展高强度、高精准度实操培训的缩影。教练倾囊相授,每一个动作、每一次讲解都透露出对技艺的极致追求与尊重。徒弟们则以高度的专注力和敏锐的洞察力,紧紧跟随教练的步伐,不遗漏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工作室从技师备考的高强度实操培训,到创新项目与科技项目的实战历练,再到智能制造领域的专项培养,为青年员工搭建了成长成才的快车道。通过外出学习、专业培训与技术交流等方式,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习体系,鼓励青年员工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逐步成长为引领车间智能化、自动化转型的中坚力量。(文:吴明慧 来源:广西中烟 )